二、创设疑问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学则须疑,疑则引思。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导入时设疑,激发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等等。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我们利用课件,进行导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的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吃西瓜的三分之一,我吃西瓜的六分之一。”八戒一听瞪大眼睛,很不高兴的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最少,你吃得最多。”话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致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学生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及其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就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三、创设议论情境 ,启发学生深刻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利用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学习,让媒体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不分的联系。议论可以使一个模糊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楚、明朗。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例题、习题和讨论题等材料,给学生创设一个他们之间产生议论、甚至产生争论的学习情境。由于小学生争强好胜,参加讨论时,情绪非常兴奋,思维特别活跃,甚至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样获取的知识往往根深蒂固的烙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有利于敏锐的判断思维的培养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条边长短有关”的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认识,我们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一组两个角的两条边相等而角度不等和两个角的两条边相等而角度不相等的画面,要求学生们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70%的学生非常肯定的判断角的两条边长角就大这一错误判定。此时,我并没有及时否定,而是要学生以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学生们在一起通过画、比、量、议等多种方法验证,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时,为了学生更进一步直观验证,展现认知过程,利用电脑屏幕,显示一个高亮度的“角”,要求学生注意这个角的两条边变化时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学生们目睹着两边慢慢地延伸而角的大小没有变化,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观察明白了道理,统一了认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