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4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优秀参赛论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优秀参赛论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中心小学  闫闯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一面,但作为一门学科,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信息技术和教育创新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创新的作用入手,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宜,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策略。为信息技术在今后教育创新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励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更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强化多样性,创造性,认知性
目前,教育化已成为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近些年来投入较大的方面。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校园网已像校舍、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校的必备设施,给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透过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繁荣现象,理性地分析其成效,不难发现我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还是浅层次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大都是看重对学生感官的强化,或解决一招一式的教学难点,还没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即便是目前搞得如火如荼的网络教学,也多是着力于对现行教育的能量放大,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随便进入一所网校,基本是名师主讲、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解惑等传统教学程式,具体内容多是将课本、教案、习题等复制到网上,除自由度大一些外,似乎还显不出更强的优势。当然,对现有教育的优化和拓展是计算机及网络应发挥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绝非仅此,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大信息量及时空结构的变化,使我们得以在新的观察视野和操作环境下预设和创新我们的教育体系
一、信息技术和教育创新的概念
(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同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有关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指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光盘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等,其中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导。计算机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信息容量大。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育改革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陈至立部长强调:“要把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①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筛选和梳理网上的有关信息,二是发掘、整合学校和有在部门的教育信息资源。此基础上建设适用的教育网站和信息资料库。
人们称网上信息为信息的海洋,我门面临的挑战是在这个海洋中学会游泳而不是被它淹没。要想使每个人都能便利地进入网络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除硬软件的设计要更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外,还需要有实用、快捷的信息服务。人们需要的是精品信息、分类信息、鲜活信息,希望节省网上查询时间,信息之车直达用户之门。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要以此为原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7:2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且多借助于名师名校效应,一些学校为了自己的“品牌”和既得利益而固步自封。在具体内容上,多是课堂教学的翻版,少有基于网络教育需求的统整。网络信息的特点在于其共享性,系统化、大众化是其发展方向。我们应利用教育管理权相对集中着力于教育信息资源的统一开发、规划和整合。在这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及一些地方政府已作了不少工作。但总体来看,网上教育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有些也体现不出比其他信息渠道包括书本太明显的优势,并且网上还时有劣质信息的干扰,这也是实际上真正上网学习的学生比上网游戏或聊天的学生少得多的原因之一。因此,网络教育信息的质量亟待系统地提升,否则将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网络教育信息主要应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教学信息,这应是精选且多样的;二是教和学的参考或备用资料,这应是大量且有序的。并且这些都要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优势,充分体现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呈现。这样,无论从质或量上才会对传统的教材、教参、习题集等产生巨大的超越。
(二)教育创新(Educational Innovation) 即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包括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教材以至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创新。拥有相对成熟而又开放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接纳外在的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
2、个人知识的创新。作为教师,知识更新的问题不再只是一种外在规定,而成了一种内在需要,敢于面对知识更新的时代需要,开放自己的知识结构,有选择地吸纳能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的知识,以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存姿态,去实践“教学相长”这古老的教学格言。
3、教育行为的创新。教师的教育创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当然,教师的教育行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在观念和知识引导之下的创新,是有内涵的创新。新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只有当教师行为的创新真正体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对教育的真知,这种创新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价值的创新。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而影响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他能将许多枯燥抽象的章节内容,以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的画面和动听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其实也就是大家以前常挂在口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适用于讲授式教学模式。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在处理一些动态图象时,所谓的“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拿生物教学来说,在讲授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时,为了让课堂避免抽象和乏味,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轻松地展示每个步骤。这样既直观又生动形象,学生也容易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7:33 | 只看该作者

  (三)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实践证明这些对于学习知识,促使终身教育的观点的形成,以及对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都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
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要有意识的注意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渗透,合理运用技术媒体的功能(如即时交互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的“人---人”关系,适应学科整合中的“人—机---人”关系,使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同时要注意与传统优势相互结合,研究如何在遵循主体感知特点的前提下,以便于更好地运用媒体,促进师生之间情感流动,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等各方面因素,使其在合作中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能够及时反馈  
    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从作业、练习和测验中所得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信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反馈间隔时间越短,学生越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强化所学知识。一般说来,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每天批改作业或进行测验,由于负荷量大,很难做到当天反馈给学生,当堂个别指导学生也是有限的,反馈的信息有滞后性。而计算机凭借其高速运算的特点,可在人机交互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将学生应答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教师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   
   (五)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学   
    在现阶段的条件下,教师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学生数量多,学习能力差异大。而计算机的出现,为实现这一教学理论提供了最得力的工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生与第一台计算机构成双向的信息交流系统,每台计算机相当于一个会教学的教师, 而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步调应答问题,选择控制学习节奏,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多媒体教育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而且使得许多用常规方式方法难以表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容易的表现出来。虽然在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但目前是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最典型的具体应用。
(二)网络教育应用
在网络教育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远距离教学、网上学校、校园网和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网络远距离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必须体现双向性、实时性和交互性。传统的远程教学方式(电视和广播等方式)是不具备这些特点的。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并象部分人认为的,只要开发好一个课件放在网络上传播就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了。目前,网络远距离教学之所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原因除网络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和以上三个特点外,还体现在它所具有的全球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可控性(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可控性)。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发展趋势,教育部已计划在今后几年里投入巨资来开展这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网络远距离教学应用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放在:网上课件开发平台的研究、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课程的设置、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和学习质量的评估方式、以及通讯交互方式等主要方面。
(三)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善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具有重大作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更有成效、更富有个性,学习更迅捷,同时使教育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使得教育机会更加均等。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教育方式可以为特殊教育的学生提供类似于个别化教学的课堂学习或者课外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特殊人群的课堂教学、增长生活技能、学习职业技能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是推进特殊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在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也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
  (二)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以单元学习和综合学习为主。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利用网络可以方便地重组知识和扩展学习资源。所以,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内容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的综合内容。这种组织形式的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整体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7:37 | 只看该作者

  (三)在教师的作用发挥上,突出引导与参与的功能。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个别化学习,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教师应该通过引导或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在技术支持教学过程上,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功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的交流功能,组织讨论与协作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各行各业都提出新的挑战,而对教育界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教育创新思想的建立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信息技术在新的世纪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教育创新革命。
五、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课改的进行,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化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但在我国农村初中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农村初中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1、绝大多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统考科目,没有必要去大力发展。
2、家长对计算机上网的片面认识,城市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恶性事件的报道,给农村学生的家长造成对上网的一定的恐怖心理。
3、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又是一个客观原因。其中资金是困扰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4、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它将会给教育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信息技术将成为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和制高点,也把每一所学校推到了这样一个风尖浪口上,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是实现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普及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的教研活动,研究适合于学生特点和信息技术课特点的教学方法,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习,而应该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工具。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强化对信息技术课的质量监控,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9:47:42 | 只看该作者

(二)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有利于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层思维能力,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教学过程在各种资源的组合下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要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中。
(三)开展信息化教育的课题研究
深入开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课堂结构和模式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试点,以中小学学科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开展整合研究。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防止走入贪大求全,脱离教学实际的误区。多媒体的使用以解决黑板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准则,提倡能解决教学难点的小“积件”开发,将通过开展多媒体“积件”的评选和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活动等形式来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要提倡教师运用网上和其他已开发的信息资源用于教学,以减少教师制作课件的负担,提高实效。
(四)提高教师在备课、教研中信息技术的使用率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网络的硬件设施,提倡教师运用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依靠网络来进行教学研究。对教师要求不仅要看上课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还要看是否能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为“超课堂”教学模式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即教师的备课到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练习、作业都借用于网络技术,师生的知识关系从支配式向对等式转变,教学手段从呈现式向交互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教师指导向学生自由探索转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逐步实现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向开放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转变。
总之,我们要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不能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教育信息化,让电脑代替教师上课,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问题。教育信息化应从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等多方理解,即信息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跨域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一定会展示出更美好的前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23: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