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学生思维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5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维动力,创新基石,数学教法,建议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探究教学、启发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呼唤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但是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形式上得到“加强”的同时,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其实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自主探索形成问题的意识,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往往课堂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大多是金口难开。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营造民主氛围——敢问
        教师的爱心,是营造民主氛围的前提。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民主的氛围。要用甜蜜的微笑装点教师的面容,用亲切的话语点化的学生,用友善的动作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爱”的氛围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每天总是精神饱满地回到学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亲切地跟学生打招呼。课间,经常跟学生一起聊天、谈心、嬉戏,做学生的朋友,使他们克服怕教师的心理;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当学生回答错误时,笔者投去鼓励的目光,让学生不要灰心,继续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时,常常利用身体语言,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提醒学生,制止他的不良行为。从不在课堂上大声呵斥学生,从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任何一个学生,学生有违纪行为,在课后单独找其谈心,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形象,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存在无疑可问,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更本就没有机会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笔者认为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同时还应该具有一份童真、童趣,从内心到外表与学生融为一体,神形合一。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享其师信其师道而乐其业。
       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
     二、创设问题情境——想问
      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活。但是,数学又绝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是高于生活。数学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创设情境就要沟通两者的联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浓浓的“数学味”。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51:08 | 只看该作者

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如今,教师们一想起情境的创设,都会联想到“生活情境”、“童话情境”等,似乎离开了现实生活和童话故事,就不称其为情境,这种想法是有失偏颇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真实、有效、有意义的课堂情境的设置。情境的创设应该为数学教学服务,数学内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然地找到现实原型,并且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也能有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时的生活情境就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如果数学内容本身没有明确的现实原型,并且从数学知识本身引入反而会更直接、更清晰,此时,就没有必要“为生活而生活”、“为童话而童话”,直接从数学旧知引入亦未尝不可,或许还可收到开门见山、简捷明了的效果,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三、鼓励质疑问难——会问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知识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办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敏锐地建立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己质疑,互相启发与争辩,最后成功释疑,这样既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适时评价------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说:“我非常赞成(欣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还要建立学生提问记录册,在学生小组中进行评价,组长专门有一项是记录组员的提问情况,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总结评价挂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51:14 | 只看该作者

五、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所以教师除了揣摩学生在其自己的逻辑世界里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表达外,更要关注学生表达问题的精准度,甄别学生在此思维下问题的形成是否科学合理,特别是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如果此时教师误解或者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表述,则不仅打击的是这名学生的积极性,更是扼杀其他同学二次回答的主动性,所以要想课堂上有更多的生成,教师一定要细心倾听、认真揣摩,还学生一个温馨、中肯、热烈的表扬,或是善意、恰如其分、友好的指点,那么学生问题意识就会源源不断,课堂生成也会丰富多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22: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