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案例之一】
  师: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
  生:没有。
  师: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朗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枯蔫焦黄”这个词语,说明马草放了很长时间了。
  师:会多长呢?
  生:从“我”卖给他的第一天起。
  师:是啊,从那一天起,马草就堆在那里,天长日久,枯黄了。
  生:我注意到了“一堆”这个词。这个词说明马草很多,也说明青年收下了“我”的很多马草。
  师: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他对“我”的关心。他愿意帮助“我”,让“我”有书看。
  生:我注意到了破折号。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意思,强调那马草是“我”卖给青年的。
  师:是啊。“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生:心里非常感激。
  师:这就是“我”要强调“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的用心。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生:“我”看到了青年“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的情景。
  生:听到了青年冲里屋喊的声音:“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生:看到了碧云茫然的眼睛。
  生:看到了青年“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的情景。
  生:看到了青年乐于助人、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
  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感激。感谢他给“我”看书的机会。
  生:惭愧,那么长时间没有能够发现秘密。
  师: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案例之二】
  鲁迅先生幼时求学的私塾名曰“三味书屋”,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对读书人而言,其实我们可以把“三味”理解为书香的。对于学生来说,读出课文的香味确实是一件美事,一种享受。
  《别饿坏了那匹马》是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记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课文中写“我”意外地发现残疾摊主家根本没有马时有这么一段话: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后思考:课文中的“我”并没有看见过马吃草,他为什么认为马是“香甜甜”地吃草呢?
  A生:在“我”看来,残疾青年买“我”的马草就是因为“我”的马草比较鲜嫩,他的马喜欢吃,每次都吃得“香甜甜”的。
  B生:因为“我”割的马草,付出了我的辛劳,在“我”看来,“我”的马草显然是最好的,那匹马怎能不“香甜甜”地吃呢?
  C生:残疾青年总说“别饿坏了那匹马”,显然,每次“我”的马草都是在马很饥饿,急需的时候送来的。“肚饥万物香”,所以,“我”的马草一定会让那匹马“香甜甜”地吃。
  ……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阅读者的阅历、性格、人生观、价值观都可能影响着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无论怎样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它是作者创作文本的原意,也是文本的价值取向。
  从以上学生的发言来看,虽然表达方式各异,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却都是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上。听上去虽然不一样,却又都合情合理,令人信服,我想:又何必强求同样的理解,同样的表述呢?倡导课堂的自主阅读,不就应该在引导学生探寻文本意义的同时,体现个性化阅读吗?我想:只有真正这样做了,学生才能真正从文字中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滋味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如“那匹马”一样,“香甜甜”地享受语言文字,尝到语言文字“香甜甜”的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9: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