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对《散步》中景物描写的教学感悟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尹 研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涉及到了散步的时间,春天是引发作者一家人散步的重要诱因。文章有两处景物描写,分别是第四段、第七段。这里的景物是春天江南特有的景象,这两段景物描写对文中散步一事有着重要作用。散步中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缘于第四段,分歧的解决是因为第七段。景物描写是构成散步事件产生波折的原因,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是品味推敲的重点。
在预习提问这一环节中,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是在景物描写方面。
学生提问的问题如下:
①冬水为什么咕咕地起着水泡?(娄傲然、孙童欣)
②“大块小块的新绿地随意铺着”为什么是“随意”?(吴京熙)
③“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描述“生命”?(王欣然、巩文瑶、杨淼淼、任孟涵)
④前面说的是一些景物,为什么这些景物使人想着生命?(李佳洹)
⑤第四段作者要突出什么?没有这一段可不可以?这段景色描写是想展现出什么?是想衬托母亲的身体不好还是儿子的年幼?还是作者心里的描写?(于立、曹宇航、赵佳怡)
⑥第七段为何要加一段环境描写?(曹宇航)
⑦为什么文中两次描写小路的景色?(贾云燕、柳滢辰)
有声的朗读,可以呈现语言文字的节奏美和语义美,语言文字本身能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能让人再现画面,引发人的思考。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第四段教学时分层次引导学生分析,在第七段巩固第四段运用的方法,具体的过程如下:
1. 朗读,运用联想再现景物描写的内容。
师:请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并说说这里描绘出景物整体上带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很美,写了田野的草地、树上的嫩芽、冬水、都是春天的景物。
生:有画面的感觉,我喜欢这里的春天。
生:感觉充满了生机。
生:让人想到了生命。
生:可以用生机盎然来形容。
2. 品味,推敲词语。
师: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个词运用的好,说说理由。
生:“咕咕”,它模仿出的声音让人感觉很形象,写得很有动。
生:“随意”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意思,它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命是自由的。
生:“铺”,是一片一片的,面积很大。它让人感觉到春天来的很快,植物生长速度快。
生:“密”能让我感受到嫩芽长得快,生命在萌发,不经意间,一下子就绿了。
3.再次创作式的联想,评价读者脑海中呈现中的景物。
师:展开联想,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产生的感悟。
生:生命真好。
生:春天很美。
生:大自然值得我们观察思考。
生:这让我想到了生命。
4.理解句子含义。
师:作者认为“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你觉得哪些是这一句话的关键性词语?
生:这一切。
生:想着。
生:生命。
师:下面咱们分别理解这些词语。
生:“这一切”指的是田野里的新绿、树上的嫩芽、田里的冬水。
生:“想着”应该是联想的意思。
生:这些景物都有充满了生机的特点。“生命”应该是有生机的。
生:“生命”是这作者感悟的道理。
5.理解段落在文中的含义。
师:这一段删掉行不行,它与前三段、后四段什么关系?
生:不能删掉,与前三段内容有关,因为出来散步,自然看到春天的景象,在内容上承接着上文。
生:这里的生命好像跟母亲熬过一个冬天有关,自然与人的生命很相似。
生:生命应该是相通,一样的。
生:与后文散步中发生分歧有关系。
生:景物自身就让人有触动,产生感想。
生:作者这一段要说的是生命,是他的所感。
生:因为这里的景色美,儿子喜欢新奇的东西,跟孩子的心理相关,所以儿子要走小路。
生:母亲年龄大了,对美的东西不像孙儿那么强烈了,但后文中她还是被引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