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江苏路第五小学课题组



我校于1995年~1998年开展了“和谐教育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学校和谐教育机制、和谐教育主要实施途径及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在学校管理、德育、教学、活动等实践探索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总结推广已有成果并进一步深化拓展和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学校教育要实现诸要素的和谐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前提。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研究与实践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我校和谐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校开展了《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面临并呈现出各种新情况需要重新审视与研究。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小学教师队伍来看:随着教师大批退休,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独生子女”青年教师在小学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正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因此,必须针对当前小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结合文献研究和我校的师生关系调研,我们课题组从师生交互作用的视角,归纳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四方面:


1.师生相互认知


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则往往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师生交往时空


教师要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都需要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都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频繁的交往来实现。师生交往的时间多少、交往的频率和场合等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3.师生交往的方式与方法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同样存在于师生交往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4.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处理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坏与否,一方面会通过教师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进而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是否能积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尊重和理解家长、与家长充分合作,是否能与家长建立起和谐、健康的“合作式”关系,势必会影响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依据上述理性认识,我校开展了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系列实践。

一、拓展师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1.围绕“充分利用和拓展师生交往时空”的主题,开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在教研组活动时,改变以往仅重视教材教法研究的偏向,把“改善师生课堂交往”问题也纳入到教学研讨中,达成“留一点时间关注学生”的共识。教师们在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时,不仅备教材、说教材、评教学,而且关注学生的起点、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多动脑思考与多动手实践、关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情况。


2.让学生参与教研活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增进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机会,我校推出一项新举措──让学生参与教研活动。即让学生们把各自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写下来,投到专门设立的“教研组信箱”,教师则在教研组会议上对学生们的来信进行讨论,并请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学生共同参加会议,与他们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现在,在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组会议上,常常能看到学生们的身影。不少学生提出的好建议被教师采用。例如,英语课上,“过五关斩六将”、“单词、句型擂台赛”等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就是源于学生的提议。


3.教师增加与一般学生、后进生的交往频度,拓宽关注各类学生的视野。教师们在课堂的提问、答复、要求、评价等师生交往中,尽量做到给学生干部、一般学生、后进生以同等的交往机会。教师们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对一般学生、后进生给予更多的课外辅导和面批作业的机会,并注意挖掘他们的长处,使之产生成功的体验。


4.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并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外活动。


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学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特长,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喜欢下象棋,教师也能对奕几盘;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也能友情参与;学生喜欢打球,教师也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课外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参与,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由此产生的好感还迁移到教学、德育等其它工作中去。学生比从前更乐意亲近老师、更“服”老师了。

二、加深师生相互认知

1.开展“今天怎样做教师”系列活动。观看名师讲坛“今天怎样做教师”录像,举办“今天怎样做教师”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组织教师对“今天的教师如何看学生、如何爱学生”等话题开展座谈讨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角色认同,另一方面促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学生。


2.组织“赞我心中的好老师”学生来信推荐活动。在四月份开展这项活动期间,学校共收到学生及家长来信276封。温徽华、陶瑛等36位老师被提及表扬。来信中述说了一个个生动的爱生故事、一件件成功的教学事例、一幕幕感人的师生交往场景。学校把来信综合整理后在校内开展宣传,既树立了榜样,也融洽了师生感情。这次活动虽已告一段落,但留给全校师生的感动却持续至今。教师们也普遍从这次活动中深受教育:教师自认为微不足道的付出,却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教师们意想不到的。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3.尝试“今天我做小老师”活动。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中,让学生尝试做一次教师。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承担领读、讲解等任务,课堂反响特别好,学生们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听得格外认真。例如有一学生为了上好《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还介绍了李白的故事,又特地找来地图,找到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了三峡风光。“今天我做小老师”活动更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师工作的甜酸苦辣,加深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后对老师说:老师,你真的很辛苦,我为了上好这一段课文还翻阅了好多课外书籍。

三、改进师生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1.设立多种形式的座谈会,畅通师生对话渠道。学校召开少代会的同时,由校长、教导、总务等行政领导直接与学生代表对话,鼓励学生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教师教风等方面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并“出谋划策”。教导处每学期分别组织“学习困难学生座谈会”、“特殊家庭学生座谈会”、“随机抽号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了解教师师德、师爱、教学、学生负担等情况,并及时将情况在教工会上作反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有不少班级还不定期举行“师生沟通班会”,师生互提意见、建议和要求。


2.开展“给老师写封信”、“老师给学生回信”活动,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写信、回信”活动最初是源于一节“让学生认识邮筒、邮局,如何‘开’信封、寄信”的社会课。老师在介绍有关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写一封信寄给老师。这一写信交往活动随后在我校师生间悄然兴起。尽管师生地理距离很近,一般不习惯于使用书信沟通,但有时这种书面交往手段具有特殊功能,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保持私下亲切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让不少师生感到“既新鲜又亲切”。学生来信中,有的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开心的周末、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的苦恼等,有的把曾经隐瞒的秘密告诉老师。学生通过写信使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教师通过回信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3.开辟“学生心语”、“教师心语”板报专栏,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对于不少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含蓄。每个班级教室后面的“学生心语”专栏为他们提供了窗口。“学生心语”让那些需要爱和关怀但又不擅表达的学生、让那些受了委屈但又不擅于当面解释的学生也逐渐愿意敞开心扉,向老师诉说心里话;“学生心语”让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真实的想法,并及时予以积极回应。例如学生一句心语留言“老师,我知道自己平时经常犯错,但今天您错怪了我”,在老师澄清事实后很快就给予回应“对不起,是老师错怪了你,原谅老师好吗?谢谢你,孩子”。“教师心语”的美好祝愿、积极鼓励、甚至善意的批评,通常也能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回答。“心语栏”成为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都乐意光顾的地方,成为“江五”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又一个新窗口。


4.举办“教师课堂用语、作业批语、品德评语”的征集与抽查评比活动,提高师生语言交往的质量。为了改变传统的千人一面、公式化的教师用语与评语,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充满情感和激励的个性化语言,我校举办了“教师课堂用语、作业批语、品德评语”的征集活动,征集整理出百余条佳句,汇编成《江五教师用语百句》,印发给全校教师。同时,抽选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会,对教师给予学生的作业批语、品德评语进行抽查评比,评选出“最令人感动奖”、“最佳个性奖”“最有新意奖”、“最善解人意奖”、“最佳幽默奖”等十个奖项。

四、优化教师与家长关系

以家长会为突破口,融洽教师与家长关系。我校的家长会在“为提高办学水平服务”和“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服务”的基础上,向“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服务”发展。采取了两种与众不同的家长会形式。


一种是家长、教师“二合一”座谈会:


我校在2000学年度第一学期召开了由家长、教师共同参加的主题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座谈会。全校所有任课教师都进入所教班级,参加座谈。教师们不仅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和进度,以便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与学校同步,还与家长共同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的观念、态度、内容和方法。从家长会后的反馈表中看出,家长非常欢迎这种变家长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家长会形式,会后家长积极投稿,参加“学习型家庭”的征文活动。学校在此基础上把来稿汇编成册,赠送给全校家长。


另一种是学生、家长、教师“三结合”家长会:


1999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了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加的家长会。礼堂的板报上展出了学生的优秀作业本、绘画作品、书法作业;教导主任与年级组长为全免生、优秀生、单项标兵、优秀队员颁发证书和奖品;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展现说话、表演才能,每个人都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领为父母表演;每个家长还拿到一个马夹袋,里边装有自己的孩子一个学期当中的最满意的一本作业本、一篇作文、一项手工制作、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心里话和合理化建议,以及一张学生自我评价表,旁边附有老师提供的参考意见,同时请家长填写意见回执。


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家长会让家长感到惊奇,更让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在校全面表现,并增设了一个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通话的渠道,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家长会形式的尝试,教师们也认识到不仅要“读懂学生这本书”,还要“读懂家长这本书”。在组织家长会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家长的“出席率”、“认真值”与“主动性”。




结语

在课题的带动下,通过两年多来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对我校师生关系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课题结题时开展的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及家长意见反馈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并对学校的教学、德育等方面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效应,这也正是本课题提出的初衷所在。


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感到,诸如“知识经济时代的小学生新特点”、“教师如何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培养小学女教师的双性气质”、“教师如何与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如何进一步加强师生课外活动交往”、“如何合理运用师生交往方式方法”等仍是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3: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