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5 18:47:20
|
只看该作者
二、 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睦的家庭气氛、民主的管教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最为适宜;而农村家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例如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这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以及紧张的家庭气氛、粗暴型或完全放任型的管教方式,都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是学校的原因。学生入学后,学校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占了主导地位。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在各方面特别是心理教育和疏导能力建设,明显稍逊一筹。
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当前个别人心理,还存在着歧视农村的行为,有时这种情绪还很有市场。往往会不自觉伤害农村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滋生自卑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三、当前农村心理教育现状
1、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他们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更有甚者,他们错误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知识割裂开来,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自信心的培养"、"青春期的教育"、"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等等,忽略了心理教育中学习心理的指导、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培育。
2、大多数学生对何谓"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
对于个人躯体上的疾患,例如伤风感冒、头疼咳嗽等,广大学生并不陌生,几乎人人都体验过,但对精神、心理上的疾患,例如焦虑烦恼、孤独空虚、抑郁冷漠等,即使有所感觉,也未必深有体悟,多半忽视或轻视,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障碍。实际上在当今社会,单调枯燥的学习、激烈紧张的考试、观念不当的家庭、不好协调的人际关系等,都会成为农村儿童心理障碍的根源。
3、课程设置不当,缺乏合适的心理教育教材和合格的心理教育师资。
在农村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正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多数学校平时只是一味地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时间抓得紧而又紧,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不论是有关心理教育课堂用的教材,还是学生课外读物,都难见踪影。担任心理教育课程的多为语、数教师,而他们未经专门学习和培训,没能掌握心理教育的特殊教育方法,习惯于用搞德育的工作思路进行心理教育,常常居高临下地说教,过大过空,没注意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四、对当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学校、家庭携手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学校要为家长提供各种交流、互动、沟通的机会,让家长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家长能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质和适当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真正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
在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温暖、文明、和睦、有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一是选派责任心强、乐于做心理辅导的教师。通过自学和进修相结合,让教师掌握心理专业知识和心理教育方法。二是制定心理教育目标。针对农村儿童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制定心理教育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 三是立足实际确定心理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简易可操作的教材,以深入浅出的方法,用启发性的事例,让学生讨论、选择、思考、分析,逐渐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四是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归纳总结学生的心理偏差,推行个案研究分析法,实行个别辅导和群体辅导相结合。
2、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经常举行诸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信箱联系的方法,及时搞清楚问题,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工作,避免一味地指责与训斥,避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当发现他们的错误行为是由于幼稚、易冲动的心理和自我约束的意志薄弱心理造成时,运用和风细雨的心理疏导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3、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热线电话或热线信箱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在学习、生活或成长历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矫治与推动学生个体发展相结合,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引发的不良反应,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发掘个人潜能,促进学生人格成长。此外,心理咨询室还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科学测试和综合分析,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立热线电话或热线信箱可以方便学生把一些碍于面子、不敢轻易说出的心里话说出来,使老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学校和家庭要积极与社区及司法部门沟通信息,相互配合,防止不良现象发生;学校要充分利用心理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部门等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辅导活动,有计划地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技能和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让学生真实感受社会中的压力和竞争,感受未来所面对的各种挫折和压力,以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农村儿童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