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7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1:3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反思


    首先对教材进行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在情境中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课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用方程解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二、分数混合运算式题;三、解方程。本节课讲第一节课时用方程解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要突破的难点就是从有分数的句子入手,利用线段图找到基本的等量关系,一定要理解“比八月份节约了1/7”是和谁比?是谁的1/7呢?利用线段图来理解。教材前后呼应,先估算,最后进行检验。教材要求让学生尝试画图来分析,但学生平时就没有画图的经验,如果强硬进行画图,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会冲淡重点的教学、难点的理解。所以我就通过老师、学生共同分析线段图,来突破难点的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1:40:02 | 只看该作者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已习惯了用算术方法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时掌握不好。因此本课重点就是教学生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问题,难点就是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在教学中,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分三步进行教学:

    一、注重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本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后面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对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进行估算,并说出是如何估的。虽然只有部分学生能说出详细的估算依据,但从估算的过程中,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都有了初步分析理解。

    二、借助画图解决问题。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学说怎么画线段图,讨论了是先画九月份的用电量还是先画单位“1”。对线段图的画法有了正确的认识后让学生独立画一画进一步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为列方程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注重结合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而且有效地探索了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在画图分析中还利用了分数除法应用题知识列出了算术方法。在解决完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三、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在探究完新知后还安排一个环节“总结策略: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让他们知道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面临的应用题难度已经比较大了,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时学生拿到题后往往手足无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步骤梳理为:一粗,粗读题,明事理;二细,细读题,辨信息;三画,画线段,析关系;四答,答书写,检查细。相信学生在这样的步骤下能解决一个个数学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1:40:1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分数混合运算(1、2)教学内容上的拓展,前面是已知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而分数混合运算(3)是未知单位“1”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前后两个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前面学生已有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策略经验。

我任教的两个班的数学,在平时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很不喜欢列方程解答,而喜欢用算术方法。在教学五(1)班时,我想既然学生不喜欢列方程就放弃此方法,调整教材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理解题意,就这样通过一道范例(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用水七分之一,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似乎体会到了,本题单位“1”不知道,应用(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对照线段图我试图又反复强调了一番。就放手让学生尝试完成试一试2、3两题分数应用题时,却出乎我意料,竟有10多个学生有把这部分内容和前边内容混起来,不能较好的分辨标准量(单位“1”)是否已知,来确定什么时候乘,什么时候用除,算术方法运用得一塌糊涂。

在教学五(2)班时,我及时调整教学,充分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找出题中两组等量关系后,让学生根据等量式列方程,在前面的铺垫下学生顺利的列出两种不同的方程,并在列方程后又很快发现算术方法。这时我才如梦方醒顿悟到,若不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而想绕道走捷径,一味追求对分数应用题进行程式化机械训练,是难以达到预想效果的,这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达到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一旦脱离老师的指导就出问题。相反五(2)我重视了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引学生从列方程顺向思维入手,不但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列方程后很自然的又抽象出算术方法,真是两全其美,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1:40:26 | 只看该作者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学生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画线段图,并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是进一步学习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学生已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时不好掌握,所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分析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在教学时,可以尝试让教师学生自己先画图,试着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找到题目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
  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接触比较少,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前面学生已经学会了解有分数的方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数量关系,通过分析数量,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尝试,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一填。
(1)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的人数少1/9,五年级的人数是六年级的( )。
(2)八月份比七月份增产1/5,八月份产量占七月份的( )。
(3)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1/4,今年产值是去年的( )。
(4)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节约了1/7,九月份用水量是八月份的(   )。
2、找数量关系。
(1)五月份用水20吨,是四月份的6/7.
(2)实际投24万元, 占计划投资的7/8.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探究新知。
1.出示“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1)学生审清题意
(先学生齐读题)
师: 读完这个题,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的?
生: 这个题告诉我们,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要求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师:你认为这个题那句话比较关键?
生:比八月份节约了1/7这句话比较关键。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比八月份节约了1/7,是说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节约了1/7(节约的是八月份的1/7),所以1/7的单位“1”八月份用水量。
(2)估一估.
师:八月份和九月份比较,那一个月用水量多?
生: 八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多.
师:那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因为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所以八月份的用水吨数比12吨多.
(同学们的估计很好,但是要求八月份的用水吨数到底是多少,我们还是要列式进行计算,那我们先画线段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3)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学生一起画线段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师: 要先画什么量?为什么?
生:要先画八月份的用水量,因为要先画单位“1”
师:接着再画什么量?
生:接着再画九月份的用水量。
(学生讨论九月份怎样画)
学生汇报:因为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节约了1/7,也就是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少,少了八月份的1/7,所以把八月份平均分成7份,九月份用水量比八月份少1/7,九月份就画6份。
线段图: 八月份:

九月份:

(4)根据线段图找数量关系。
    从线段图中你能找到数量关系吗?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①:八月份用水量×(1-1/7)=九月份用水量
     ②:八月份用水量-八月份用水量×1/7=九月份用水量
师:现在同学们你能自己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两边学生分做,教师巡视。)
    一.解:设八月用水X吨         二.解:设八月用水X吨,九月用水(X-1/7X)吨.
            (1-1/7)X=12                    X-1/7X=12
                  6/7X=12                      6/7X=12      
                     X=14                         X=14
      
(回头检验估算的结果)
答:八月份用水14吨。
(4)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并问解方程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① 要写解设,设单位“1”的量为X. ② 解方程的结果不能够带单位。)

<2>、课堂练习:
师:如果把“比八月份节约了“1/7”改为“比八月份多用了“1/7”该怎样解决哪?
①试着估算,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并说出理由。
②让学生试着画线段图.列方程。
     二月份:
     三月份:
③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并回报。
三、巩固练习。
苹果有20个;
①如果梨比苹果多1/4,梨有多少个?
②如果苹果比梨多1/4,梨有多少个?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授的是分数混合运算(三),在教学中,我采用课本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进行学习。
成功之处:
1、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思路清晰,教师能够有条理的进行教学,教给了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注重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画线段图,对于学生来说,画线段图是一个难点,但我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先尝试画,并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这样画,让一部分不能独立线段图的学生能正确的知道线段图的画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法上能够把旧教材的好的做法运用到新教材中。如: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在新教材中,不强调学生必须找到等量关系,但我认为,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4、注重估算意识和验算意识的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重视估算意识和验算意识的培养,运用估算来确定得数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一个错误 只要通过估算和验算立即就可以发现,但学生往往视而不见。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估算和验算的意识和能力。这节课估算和验算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不足之处:
1、因为前面的试讲发现自己课堂语言太多,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今天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的简捷和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对重点知识的分析不够,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突破难点。
2、在教学中,我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如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找数量关系,教师就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去分析,自己来说一说如何找等量关系。但我怕时间不够,课上不完,就含含糊糊的过去了,造成一部分学生最后不会写等量关系。
3、在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比如在教学环节的过度语言上,还有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上。这就 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21:40:42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这节课虽然课题是“分数混合运算”但其实主要内容却是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材内容跨越性较大,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或多或少能将已学的知识迁移至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运算顺序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而另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析理解分数应用题,并画出正确的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难点。课堂容量较多,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解决问题是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以下四步:1、让学生找单位“1”。2、根据题意画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找出与单位“1”的数量关系。4、然后根据关系列出算式。刚开始觉得学生掌握得不错,自己讲得头头是道,又把一道例题作了多种变化,没有进行过多的训练,等到三课上完后,进行综合训练时问题就出来了,很多学生把几种应用题全部混为一谈,学生找不到标准量,学生分不清楚是用乘还是除、是用单位1加还是减等等。我发现主要原因是没有循序渐进,由简到难,步步落实,没有备学生,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虽然方法较好,但学生掌握的较差。只有让学生把每一种类型的题目搞懂、分析清楚,再进行混合运算就容易多了。

从课后作业反馈来看:①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渗透,在信息中关键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好画线段图的思考方法的,还有待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练习。今后在教学中要更关注细节,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3 11:53:57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值得我好红学习,教学是一件简单又复杂的事情,只要全身心投入了一定会有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2: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