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文论述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论述思路是什么?
(教师引导:这课由“弗食嘉肴,不知其旨,”引出“弗学至道,不知其善”。一个形象的比喻句,提出应当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最后点出什么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知道了,我们就知道本文论述的是什么道理了。)
明确:本文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思路:重视实践——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结论“教学相长”。
三,堂上练习。
1,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
(1) 虽有至道( 古义: 即使,今义:虽然 )
(2) 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
(3) 虽有至道( 古义:达到极点,今义:到 )
(4)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
(5)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
2, 找出文中的一词多义的词。
不知其旨也 ( 代词,它)
其
其此之谓也 ( 副词,表推测 )
学学半 ( 教 )
学
学学半 ( 学习 )
3, 成语积累:教学相长。
四,背诵课文
小组之间比一比,看谁背的快。
五,教师小结。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示例:“教学相长”意为教与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单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六,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