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回归“大自然”
【摘要】: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而且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靡。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让数学的学习回归到大自然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兴趣; 实例 ; 回归 ;实际应用
【正文】
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是青少年进入数学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数学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数学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数学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数学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数学的抽象性也决定了在它的研究和学习中,感觉枯燥无味和与其他学科比显得难理解,新教材在编写时,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是由于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影响,有些课本中的实际例子不具有通用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多设计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如: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让学生想,这是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呢?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这样的例子可以高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形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可是,新教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要求较高,而普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理解问题的能力很差,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如:时差问题,有很多同学不懂得什么是“时差”。打折销售一节中,不理解“成本价”、“利润”、“销售量”等名词以及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纯粹的数学问题等等。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在解释一些生活名词上的时间较多,很容易影响了教学进度。那么在数学的教学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举身边的“实例”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下面通过本人在教学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举身边的“实例”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