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5 10:09:27
|
只看该作者
四、弄清课前预习的特点
1、服务性
由于一些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我在数学教学前就适量布置一些超前性的预习任务,分散重难点,来服务于新课教学。
2、灵活性
由于年龄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预习的方式也有不同。低年级学生预习后,可以让他们做后面的课堂活动来检查预习情况,而高年级学生就可以直接让他们通读课本,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检查其预习情况。
3、畅通性
预习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与坡度,适合学生实际水平,保证大多数学生在预习时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整合性
现行教材将每个知识点分得较细,采用线性呈现,逐步引领的方式进行编排,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识渐渐遗忘,在短时间内学生不能回忆全面,在预习就可采用“数学块”的形式进行。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就先布置学生写出“商不变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再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继而阅读课本后写出“比的基本性质”,三者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融会贯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达到知识块的整合。
五、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
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圈画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这样学生在通读书本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圈画,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准备。
2、细读重要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细读时,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
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
4、尝试练习,检查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学生预习后,我让学生通过做预习作业,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检查他(她)们的预习效果。这样,我认为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讲解。
六、尝试课前预习的效果
1、通过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
3、通过课前预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