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2-1 07:23
标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汪 甜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涌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把教师传授的学习文章的方法吸收内化,经过不断练习,转变为自身的能力。然而,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必须在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好例子,举一反三,使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提倡学生在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踊跃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正确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备的技能。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主旨科学有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呢?我们四年级组的语文教师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了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几种展示形式:
一、用联系生活实际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二、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三、抓住课题理解课文内容。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五、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六、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七、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八、抓住过渡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九、抓住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十、用课堂表演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十一、用小组辩论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2-1 07:23
附:
1、课堂表演法。
小学生都有爱玩好表现的特点。在进行童话这一类课文的教学时,我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教学形式,让几个学生来担当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里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比如我上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我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哪吒、东海龙王父子等角色,并引导他们要演好角色必须把握好人物特点、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让他们在班上表演,学生都兴趣盎然地从表演中寻找故事内容:原来,文章写的是小哪吒大闹东海,降服龙王,使人们重新过上太平日子的事。这种因表演而形成的阅读活动,既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全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创造学习的激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些课文,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各种感官,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精读是细读的继续和提高,即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认识课文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课文思想内容。

3、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词虽然是语言中较小的语法单位,但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语。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主题词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纯净”和“明洁”是两个关键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描写天空“纯净”和“明洁”的句子反复诵读,比如:“天空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等句子。从诵读中学生理解了“纯净”和“明洁”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解了拉萨天空的特点,以及拉萨天空的美。

4、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上六年级上册《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中心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精读课文。如:“甲”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哪些具体的景物来突出这个“甲”字?桂林的山究竟有哪些特点?桂林的水又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的设置,推动学生去寻读课文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这个“甲”字来写,用了先总后分的叙述方式,以下的内容都是“甲”字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5、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里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更深层地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比如我上到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句话:你见过城里的鸡是什么样子的?你在乡下见到的鸡又是什么样子的?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理解乡下的鸡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文章内涵。

6、抓住过渡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作者要表达的前因后果。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的过渡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围绕这个过渡句,我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母亲到底有多轻?而‘我’为什么那么难过?”,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母亲”原来才有八十多斤,但在作者的记忆里,母亲总是拉着他,背着他的妹妹,肩上还在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通过精读课文,学生由此体会到作者为何如此难过,进而理解作者对母亲是多么的愧疚。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科学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整个阅读活动中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方案,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评价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