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浅谈语文之美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1-28 22:46
标题: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浅谈语文之美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浅谈语文之美
高陂镇红星小学 黄演清
英国美学家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说: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小学语文不仅是基础知识的传递更是美的传播。“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在人之初始就将“美”播种,塑造学生健全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美育教育,把美育融入到整个教学中,使他们不断地得到美感的熏陶,认识美,追求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养成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一、用自然的美打动学生
自然美的外在体会。大自然中处处都涵盖着美,《桂林山水》山之峻奇、水之清透、《五彩池》水池的神幻等等。通过课文的朗读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大自然是神奇的、秀美的。
自然美的内化处理。学生明白祖国大地处处有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也可以再延伸到生活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鼓励他们走进大自然,用一双美丽的眼睛去观察去审视自然美与人文美,于其中感受、熏染。有了这些美好的情趣,就能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生的仁爱之心、善良之心就能被诱发出来,使之成为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用形象的美感染学生
文学作品的核心就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内核就是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活跃着众多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其外在美及内在美,用心去感受,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人物形象中的美。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与地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体会人类能力在大自然中的脆弱,人类情感在大自然中的伟大。激发学生面对灾难的勇敢品质,塑造学生性格的刚毅之美。文学作品中有说不尽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中有说不尽的美的存在。只要我们细细品味、细细欣赏,就能将其中的“美”挖掘出来,从而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美非富多彩,如激昂斗志的豪壮美,悦情怡性的婉约美,催人奋进的崇高美,令人断肠的悲剧美,发人深思的喜剧美,心旷神怡的自然美等,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是道德的比较与默化,可以使学生沉浸在课堂艺术美的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1-28 22:46
三、用语言的美熏陶学生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论社会主现实主义》)
在语文教学上,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积累美词、美诗、美句、美段。读一篇好的文章,常常使人如啜香茗,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是语言文字的美。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它的语言描写非常之精巧。首先,这篇四五百字的短文,"四字格"词语多达十几处。如: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描绘桂林的山,用"云雾迷蒙"描绘桂林的天空,用"绿树红花"描绘桂林的山间……这些词语散布在字里行间,读起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其次,这篇文章还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漓江的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这种排比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和“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运用这样的比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桂林山的千姿百态和色彩明丽,展示出了桂林山的静态美,使读者更加领略到桂林山水的壮美景色;作者在写漓江水时与大海、西湖相比,这些景物人们都比较熟悉,甚至有的曾经游览过西湖、大海,作者用“从来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充分表达了作者看见漓江美景时的惊喜与赞叹之情,也更加引发了读者的兴趣,使人产生一种立刻就想去观赏一番的冲动。
文字的美,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还比较模糊,但是它正像春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孩子。华尔华兹:“甚至是一朵微小的花,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
四,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美
叶圣陶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他所强调的就是阅读语文中的想象力。想象可以拓展和创设意境,能够让学生角色转换,融入到文章的环境中去。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不同,从而创造了文学的独特美。
任何的学习,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创造力提供基础。这个“学习”在小学语文阶段,课文为他们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所以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自己的视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孩子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风景,经历更成熟的人 生。在品鉴中按各自的审美去创造和表现美。前段时间窦桂梅老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给孩子们列出了读书书单,像一二年级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格林童话选》等。三四年级的《活了一万次的猫》、《长袜子皮皮》等。五六年级的《失落的一角》、《草房子》等等。这些书多数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让孩子的想象力随着书本的描绘而丰富,让想象转变为创造,在学生的心中勃发生长。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审美修养。若教师没有一双慧眼,不能发现美,没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不能感悟美,又怎能引导学生热爱美,创造美呢?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广泛的阅读、善于借鉴棋琴书画中的意境,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地更深入的挖掘出文章中的美,也才有资格与学生一起来探讨美。己心之悟,最是至深。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忘了将“美”提取出来,凝聚起来,并把他们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审美。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