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天真、善良、单纯、渴望理解的心灵,他们的存在告诉我们:教育根本上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为了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审美欲的,教育的追求高于世俗功利追求,我们都得承认,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只能是平常人。教育不应是那些能够考上大学的所谓优等生的奢侈品,即使是处在塔底的孩子们,也需要得到健康的成长,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颤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夺目的光辉。爱孩子就要让他展翅高飞。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发挥特长,不要扼杀孩子的理想和畅想, 那样才会让孩子按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鼓励他为理想而奋斗,那样他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有的家长提出质疑,学校不是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吗?学校要兼顾德育教育、情商培养。学校教育当然要兼顾能力培养,学校也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但是,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确实落实的过渡时间内,众多家长还是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在升学率压力下,学校所安排的课程,除了必考科目外,德育课程几乎是一个空白,学校的德育教育来源于一周一次的班会课。而且这些教育是面对众多学生的,每位学生能否在相对少量的德育教育中获得感知,由于学校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来自不同家庭情况的孩子,难免有些了解不够,顾全不及,有心无力,有所偏颇。这些学校教育缺陷不能忽视,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可见如果学生拥有知识,但是道德败坏,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希望学生家长能与学校共同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发挥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最终塑造和谐的人才奉献力量。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对自家孩子是一对一的交流,家庭教育能更具针对性;孩子与父母日夜相处,“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更清楚自己孩子的特长,更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纠正。 根据一份22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实际上我国小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者达15%一20%,表现形式以亲子矛盾、伙伴关系紧张、厌学和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等现象为多。这份调查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来源家庭与学校。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通力合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和家庭应当长期建立联系,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的开办家长学校和组织家庭教育管理小组。最终达到教育家陶行知的要求:“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把一切都寄存于学校教育,那只会让学校教育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其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家庭教育的内行。不少家长面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孩子,不是积极想办法自救,而是到处寻找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有的家长这样说:自己知识有限,教育孩子无能为力,把孩子交给别人教育,自己多付点钱都可以。其实求人不如救己,教育孩子,有谁比家长更能了解孩子的呢?没有知识不要紧,只要你从现在就开始学习,要知道,专家都是学习然后才有专长的。为了孩子,家长必须与时俱进,而不能让孩子来适应我们。现代家庭教育给各位家长提出的要求相当高,我们必须改变观念,研究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孩子成长的需要,与学校教育同时提高。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继续。
但愿这番良苦用心能唤醒一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能改变一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会使越来越困难的学校教育有所转机,才会使我们的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将来的国家建设中勇挑重担,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