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造和谐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
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施受关系,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建立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建立小组的合作学习,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给足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1、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我;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共同学习的形式,使所有参与者为了实现全组的目标共同努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小组成员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大家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分担着不同的角色,也会有意见的分歧和摩擦,学生就必须学着倾听、发言、判断,在不断的碰撞中调整自己的知识建构。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时间与内容是有限,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中学会交流沟通。 教师还可以利用QQ等手段,让学生小组建立QQ群,可以对某一学习问题自由发表意见,相互矫正,从而让学生能够大胆讲出疑惑、建议、问题等等,在自己的同学中敢于表现自我,找到自己的特长与不足。
2、在人机交流中建立自信;小学学习不仅在课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电脑。电脑和网络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互补的机会。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马上理解的内容,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疑问,都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而且,这是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避免了被其他同学嘲笑的可能。此外,计算机本身就是教育的工具,利用一些软件学生就可以进行多种形式、不同难度的巩固练习,并且使用这个工具来完成对一些疑难问题的解答,永远对学习充满自信。
3、人机互动式选择学习。例如,教师设置有梯度的练习,学生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反馈,帮助等功能实现人机交互,比如,当学生做的很好时,计算机出示“真棒”;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计算机就出示“真遗憾!加油!”或者“你需要帮助吗?”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得到最大限度的学习。
4、人机互动式对比学习。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大家将自己的学习问题和成果拿出来“晒一晒”,对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很有好处。
5、课后延续学习。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地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学,学多少,如何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三、培养信息素养,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充分应用,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许多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的交流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