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9: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记 通过这两个月的适应和学习,发现一年级的孩子们开始慢慢地适应了小学生活,尤其是在课堂上更多的孩子们知道了如何倾听、如果思考、如何简洁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如何端正地书写等。在教学《10的加减法》一课时,我也试图通过多种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思考、表达和倾听,甚至是模仿别的孩子的发言等。通着这样的活动逐渐培养积极思考、主动倾听的习惯,在不断的表扬和激励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一)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都爱问为什么,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逐步提高。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猜猜一共有几个圆,以猜为动力,引导孩子感受数的多少,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知识,引导思考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把每种关于10的加减算式都以创设生活情景展现给学生,并结合书上的点子图,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的双向交流中去体会10的计算。如在讲授10-1=9这一算式时,在课件的画面上出现一棵大树,上面有10只可爱的小鸟在嬉戏,突然一只小鸟飞走了。这时我在让学生充分观察画面后,让他们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并提一个数学问题,提问的学生有权利叫另一名学生回答他的问题,听得认真的孩子也能获得发言的机会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对他们的听课习惯也进行引导。    

(三)多元渗透,训练思维。   

  在教学内容中我设计了“开放题”环节——巧填数,题目是:()+()=10  10-()=(),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   )+(   )=(    )+(     )+(    )+(   )怎样思考。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孩子思维发散性的发展。  

(四)比赛竞争,增长信心

  孩子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比如在最后几分钟是,一般会设计“金算盘”环节,比一比谁计算得有对又快,在课件中出现关于本课的口算题卡,或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卡片比赛。这既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孩子们兴致很高。

  这是一节常态课,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但是我想如果平时每节课都能带着这样的用意去教学,学生不管是在知识还是技能、思维、习惯方面都有所收获。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9:45:26 | 只看该作者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爱山小学   郑志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