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10 13: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3-11-10 13:16 编辑
磨 课 经 历——
与课堂一起成长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文章刻画了一个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与秦老师、余老师一起钻研《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过程让我感悟到,教师是与课堂一起成长的。在反反复复的试教、讨论、修改,再试教、讨论、修改……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迷茫,有过焦虑,面对过两难的选择,当然也有过豁然开朗的喜悦……或许这就是磨课的滋味吧。说实话,这篇课文已经有太多的老师研究过,其中不乏大家之作。刚开始,我们走的是仿效的路子,随着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我们逐渐理清了属于自己的思路。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不断地碰撞着:1、本文中共出现了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四个人物,人物的特点在具体的情节中各有体现,而且形象鲜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阴险狡诈”、曹操的“谨慎多疑”、鲁肃的“忠厚老实”。但我们觉得对人物的分析,不能就依文本而论,比如:历史上嫉贤妒能的人不止周瑜一人,可文章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多少有点丑化了周瑜的形象,其实周瑜只是嫉妒心太强了些罢了,但是他的聪明才智怎么能也就此抹杀了呢?文字是静态的,但作为老师要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更远的地方去。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悟,这才是读书最终的意义。2、对课时的选择我们也彷徨过,因为故事的情节性很强,每个人物相对独立却又互相有着或明或暗的联系,最终,我们只能割爱,把周瑜的部分放在第一课时研究,这样,在第二课时中可以集中力量研究诸葛亮等人。但把周瑜独立认识也不恰当,所以在第二课时最后还是要让他回归课堂。 课前的研究是一个长长的过程,最终形成的设计思路我也来简单地说一说,本文的教学我们围绕了1句话、2个字、3个面来展开教学活动:
1句话——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2个字——“笑”、“算” 。3个面——天(雾)、地(利)、人(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法上,我们重点采用了“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整堂课上,秦老师和孩子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读,围绕重点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层层深入。如学生找到“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样一句,说明诸葛亮算到了天气,老师追问:诸葛亮早就算准了有这场大雾,所以他之前就说“只要三天”,猜想这三天他都在干什么呀?再让学生联系上文的句子,学生马上找到“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通过有联系的句子,引导学生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我们对本课的研究肯定还是有待商榷的地方的,听听您的意见,让我们与课堂一起成长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