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2 10:56: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描述】
片断一:创造问题情境,初步探索规律
出示例题图:河堤的一边,一一间隔地种着柳树和桃树。柳树种了5棵,桃树种了多少棵?
师:看懂题目意思了吗?
生:“一一间隔”是什么意思?
(多位学生举起了手)
生:“一一间隔”就是一个隔着一个的意思,也就是说一棵桃树一棵柳树,一棵桃树柳树地挨着种。(说到桃树柳树时还用两只手不停地比划着)
师:你觉得桃树种了多少棵?
(此时个别学生略有迟疑,也有个别学生在悄悄地说着答案。)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在本子上简单地画画写写。
学生汇报,共有3种不同的结果:
4棵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5棵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6棵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柳 桃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和图在屏幕上均展示出来)
通过创造问题情境的创设,第一个认识冲突在学生的问答间轻松完成了,“一一间隔”是本课学习研究的基础,离开了“一一间隔”也就没该规律的存在,同时“一一间隔”又比较容易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能让其迅速理解“一一间隔”的含义。同时问题本身是开放的,结果是多种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主动地思考、操作、探索成为了必然。
片断二:交流讨论、操作验证,揭示规律
师:同样都是种了5棵柳树,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结果呢?你们想过吗?(学生顿时思索起来)
师:那就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把你的想法轻轻地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讨论进行得井然有序)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初步得到以下结果:(板书)
(1)两端都是柳树:柳树比桃树多1棵
(2)两端都是桃树:桃树比柳树多1棵
(3)两端不一样:两种树一样多
生:老师,我认为前面两种情况是一样的,只要两端相同,两端的树比种在这种树中间的树总会多一棵。(多么精彩而有思维含量的发现!)
师:大家觉得他说得好不好啊?是不是应该给他点掌声啊!
师:是不是这样排列间隔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学生有点头的,有说不一定的)
师:我们验证一下这条规律吧!
师:任意拿几个三角形和圆片,按照一一间隔的方法排列。数数三角开与圆的个数,来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
(学生操作)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摆的跟我们刚才想到的一致吗?
(学生汇报)
得到结论: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完成板书):
两端相同 两端物体=中间物体+1
一一间隔
两端不同 两端物体=中间物体
这样找到的规律不是通过观察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在分析与比较中才找到了该问题的规律。通过摆三角形和圆片将原先的实物抽象成形状、符号,将规律以数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真正达了“找”规律的目的。同时学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的过程,这时他们对规律的认识已具有普遍意义。
片断三:引导思考、操作,揭示规律的实质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用这种排列方法,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为什么两端物体会比中间物体多1?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为什么两端物体会和中间物体相等呢?
(学生沉思)
师:你能结合刚才摆的三角形与圆片来说明吗?
(学生操作)
生1:以桃树和柳树为例,我们发现柳树和桃树是一组一组,如果两端相同,就会多出一个来,如果两端不同,就正好。
生2:多出来那个肯定是开头那个。
……
通过让学生操作中,发现“一一间隔”的规律与三角形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一致的,从而体会一一间隔的规律的实质体现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片断四:带着规律重返生活,发展数学的眼光。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学生纷纷举例,比如街道两旁的树、走楼梯等等。
师:同学们,陈老师在南京已经第10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夜晚了呢?
生:9个夜晚,陈老师一般会在白天来到南京,到现在有10个白天,也就是两端都是白天,中间是夜晚,夜晚比白天少一天。
生:有可能是10个夜晚,也许陈老师是晚上到南京的,那两端就不同,夜晚与白天数相同。
当学生找到了一些具体事例,说了各个事例的间隔规律,学生的感性材料就更充实了,对规律的理性认识必定更清楚、更牢固,更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当看到这个与老师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更加强烈,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就有进一步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