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世界名校如何培养精英》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0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读书笔记 《世界名校如何培养精英:下一代创造力》是毕卓然的最新作品。作者毕卓然的经历使我感到十分感叹,于是上网搜寻了他的个人经历简介——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10多年海外教育行业从业经历,2005年至2010年受聘于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集团——劳瑞德教育集团,任中国区投资顾问。2010年放弃产业投资,成立CIE国际私塾,专注中西方教育比较研究和青少年成长实践,希望培养新一代受世界尊重的中国人。结合毕卓然的经历和这本内容丰富的书,我不断在思考:我们的大学使命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中小学又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我们国内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书中的一个故事引发了我的深思:一位妈妈在一次活动讲座中分享了有意思的关于如何提高驾驶技术的故事。原来她从孩子四年级开始到现在初二,每个周末都要参加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课程,她的任务是当司机,往往是这个培训刚结束,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培训场所,如何尽快地在拥挤的街道上穿插腾挪、如何快速停车至关重要,到后来,人家开玩笑:你可以去做专业的出租司机了。可是这中间我们的孩子又得到了什么呢?

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在基础教育,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外现行教育体系的巨大反差。但这是否就让我们的家长更灰心了呢?我们在现行的大的教育体系下,又可以如何作为,让自己清晰地知道该何处而往,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该何处而往呢?当我们在做这种比较教育的时候,越深入越发现:其实并不是我们中国的教育传统就无法培养出独立、批判、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中国传统的很多教育思想、哲学思想和西方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正如《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在治学上批判精神、独立精神的体现,学生应该意识到做学问,学是不够的,学还要问,但问不是终结,还需要自己谨慎的思考,否则自己只有依赖性,没有独立性。当面对不同的答案时,哪怕是老师给出的答案,我们自身也要思考明辨,在明辨的基础上,要坚持去行动,这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立思考、敢于明辨、勇于实践的完美体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02: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从文字上去总结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我想采用作者的几点想法:一、永远要有梦想和激情;二、要敢于发现自我,培养有特质的优秀;三、永远不要放弃体育和艺术的兴趣爱好,它不仅是陪伴你生活的最好朋友,更是你精神指引的无形导师,能支持你跃过一个个别人都无法看到也无法帮助你走过的险阻和障碍;四、要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最终成功不是自身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我们多大程度上帮助了周围的人,服务了我们的社区和社会;五、当什么建议都记不起来的时候,也不要有任何气馁,相信自己的判断,走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所要培养的不是西方文明的模仿者,而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又积极面向世界开放的现代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23: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