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执教者:湖州市吴兴区研训中心 叶丽慧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欣赏,感受乐曲结构的美和色彩变化的美,获得美感体验。
2.通过各主题的细致欣赏,品尝旋律在流动时呈现出的细腻而丰富的美,获得美感体验。
3.通过捕捉主旋律之外的音响,体味获得丰富音响的快乐和获得丰富音响的途径体验,建立良好的聆听习惯和聆听兴奋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欣赏。
1.带着学生边画旋律图形谱(图形谱明显呈现乐曲结构、主题色彩及大的变化)边完整聆听乐曲,聆听结束,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顺着学生的发现,再聆听一遍,还发现了什么。
意图:感受重复(乐句与乐段)与变化(主题、旋律、音高、力度等)的韵味;熟悉乐曲结构、大的框架变化、基本的情绪面貌等。
2.(1)以引子和第一、二主题为例,即从头播放到第二主题结束作练习,学生自主画图形谱聆听,老师略作暗示。
(2)分主题(以组为单位)分乐句(以桌人为单位)进行完整画图谱聆听(涉及主题色彩)。
意图,感受连接句的暗示味道,并感受在连接句连接之下,一个个不同性格的主题跃然而出的味道。还通过画出主题性格体味色彩变化。
2.以玩打击乐器和钢琴探索色彩与力度、材质、音高等的密切关系。
二、分段欣赏。
由学生选择两个主题,进行细致欣赏。下面是每个主题欣赏的切入点和主要欣赏手段。
引子
切入点:号角音调、回声、意境。
手段:聆听、想象、歌唱。
第一主题
切入点:第二小节、第三小节第一个高音1;每句最后一个长音及上面两次短笛的鸣叫;第三、四句的轮奏。
手段:比较聆听律动表现;捕捉聆听合作表现;歌唱表现。
第二主题
切入点:乐句的呼应感,宛如人们的对舞;乐句力度与音色的变化。
手段:律动(组与组呼应、一个和全班呼应、几个和大家呼应等)。
第三主题
切入点:旋律线条很舒展,木鱼伴奏节奏型则很紧凑活跃,所以舒展中透着活泼;每句最后小号的呼应式模仿。
手段:弹舌与歌唱合作。
第四主题
切入点:苗族飞歌的音调;绕弯;长音处木管的补充;双簧管的独奏和其他乐曲合奏的呼应。
手段:对比聆听;找绕弯处(韵味)并在图谱上记号出、以肢体表现出;女生一领众和地舞蹈(律动),男生在补充处模拟吹奏。
第五主题
切入点:小号嘹亮的音色;三句的上行模进;号角处木琴的旋律。
手段:律动、男女对舞。
第一主题再现
切入点:每句长音出强烈的节奏;第二、三小节第一个音。
手段:拍手、律动、合作表现(歌唱、律动、拍手)
意图:细致品味音乐,获得美感体验,培养细细品尝音乐的习惯。
三、结语
好的音乐每次聆听都有新收获,好的音乐越听越好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