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面积教学和面积单位
| 年级:三年级
| 学校:江苏常州第二实验小学
| 教师:马美南
|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面积所表示的含义;
2、
知道平面图形大小比较的方法,体验比较标准统一的必要性;
3、
在剪、摸、比等活动中感知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会用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大小。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前热身常规活动
| 根据学生之间的交流板书长度概念、度量方法、工具和单位
| 回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长度单位
| 为学生从一维类比迁移到二维做好准备
|
一、面积概念的形成
| 1、材料感知:无数个点积累成线段,线段用长短来表示,那么无数条线段积累成什么?用什么来表示?电脑演示积累过程。物体的一个面的部分用什么词语来表示比较合适呢?教师一边触摸物体的某个面,一边说,这是粉笔盒前面部分,这个面的部分用长短来表示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用大小来表示一个面的部分,这是讲台上面部分的大小,你能这样举出一些物体来说明它某个面的大小吗?如果把物体的一个面画下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三角形的这些部分是三角形的大小,梯形的这些部分是梯形的大小,你能举出平面图形大小的例子的吗?
2、聚类分析:所有列举的物体或平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一个面的部分用“大小”表示。
3、给出定义:物体一个平面或者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 学生同桌互相举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举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注意打开学生举例的思路)
说一说:表示××物体一个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表示××图形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
| 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列举和触摸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一个面的部分,以及表示面的部分的合适词语“大小”,学生的这些感知将成为他们认识面积含义的丰富内涵支撑。
|
二、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 类比迁移:怎样比较平
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1)提供学生可直接比
较的1号图形和2号图
形。(图形见后)
沟通比较:长度比较中
重叠的是什么部分?面
积比较中重叠的又是什么部分?各有什么要求?
(2)提供学生无法直接
使用观察法和重叠法,
需要进行间接比较的3
号图形和4号图形,体
验“自制”工具和单位。
沟通比较:长度比较中借用物体的什么部分进行比较?面积比较中借用物体的什么部分进行比较?
| 学生可能会用尺度量,但容易出现度量周长的现象,也有学生可能会借助其他工具测量面积,个别学生会用剪拼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师注
意观察学生重叠法比较过程中的问题)。
| 借助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通过类比迁移,经历平面图形的
大小比较,经历“直接比较——间接比较——度量工具的产生——度量标准的统一——面积单位的形成”的过程,体会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通过多层次的,沟通比较凸显长度概念与面积概念之间的差异。
|
三、面积单位的形成
| 1.引发冲突:提供学
生5号图形进行度量,
体验“自制”单位的流通局限性。为什么同一个图形,大家的测量结果却不一样呢?
2.体验标准统一:都
用同样大小的工具度
量5号图形,体验“公
制”单位。
3.单位形成:电脑演示1厘米的线段累积成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过程。介绍“市制”,“英制”及“公制”面积单位。用小正方形的方格纸测量
5号图形的面积。沟通比较:度量工具和单位的差异和联系。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第一和第三小组用1
号图形做测量工具,第二和第四小组用2
号图形做测量工具测量5号图形。
剪一个l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量边长.摸摸面积。
找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l平方厘米。
| 在剪:摸、比等
活动中感知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建立l平方厘米的表象。会用平方厘米表示面积的大小。
|
四、开放延伸
| 1.总结提炼: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长度比较的工具和单位与面积比较的工具和单位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拓展思考:(1)如果测量一个很大的面的面积,比如黑板的面,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合适吗?用“平方厘米”作单位合适吗?(2)如果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我们该比较它们的什么?又应该怎样比较呢?
| 自由交流,发表意见
| 提炼学习的方法结构,沟通长度与面积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为学生主动学习体积概念提供可类比
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维和二维概念的基础上类比联想三维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