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们中的两位学员上了课。上完课,薛老师就让我们到会议室一起评课、议课。还是那么干脆利落!他让上课的老师每人针对自己的课堂说三个优点、三个不足,不说客套话,要求言简意赅。学员说完后,薛老师就切入主题,说起自己对两堂课的看法。
今天,薛老师和我们谈的主要是关于解读文本的问题。解读文本,其实也是我们平常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的,近天听薛老师一说,又多了几分收获: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理解和运用汉语,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教的不是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语文课,有些老师喜欢过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喜欢读得淋漓尽致。其实,情感如果同学朗读等方式宣泄出来,就不容易在内心深处沉淀了。
*现代白话文,有很多东西学生是一读就懂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扣,也许在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但是在现代白话文的学习中,是没有必要的。一读就懂的东西,就不用教了。
*文本的研究是第一位的,接下来就是如何设计教学活动的问题了。
*不要把“说理性”的文章上成“抒情性”的文章。情感性的文章需要感悟、体验和想象,但说理性的文章就不需要这些。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文章的性质。
薛老师一边结合课堂教实例向我们阐述他的观点,一边问我们:你们明白了没有?我们像小学生一样诚恳地点头……
“懂的东西不要再教,学生不懂的才教。”这就能大大节约语文课堂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学的内容必须有所选择!情感性的文章和说理性的文章教法是不一样的。这点,我也完全赞同。去年写论文的时候,我也曾经试图探讨这个问题,有的语文课把什么文章都上得情感十足,即便是一篇说明文,也要在“感情朗读”上大做文章。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说明这个现象,今天我明白了,其实这涉及到一个教材的语文价值问题。不是所有文章的语文价值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