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2:3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提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除了专门的思品、政治学科和学校的德育活动专题教育外,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科都要结合学科实际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心理健康等教育。信息技术是正以其新颖、便捷、生动、容量大等特点,受到师生的接受。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方法、过程和原则,从实际出发,具有很强的借签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一、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目前,社会公众道德水平缺失,在校学生德育教育薄弱,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显得尤为重要。
    而现在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学生上网的情况,近年来社会非常关注。他们上网目的不明确,没有计划,不会利用网络来学习知识,大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和聊天,只有很少数学生上网是为了查资料,交流学习经验的。这样致使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网瘾、网恋居多,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近视率上升。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以网络为主要模式的数字化手段,对于学生也有诸多的好处。信息量大,新颖,交流便捷,自由度强,学生在网上可以开阔视野。网络提供学生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学生的问题,只是在于没有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课上课下统一,师生合力,家校一致,共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自我,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语文学科德育教育的一种新颖重要的形式。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索,总结经验方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利用数字手段进行德育渗透,能够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课堂渗透
    1.老师讲授中渗透
    老师的课堂讲授可以借助于许多数字手段,例如,《岳阳楼记》可以利用播放配乐录音的方式,带动学生体味文章当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通过声音创造一种情境,以此来感染学生,达到德育的效果。而《画山秀水》这篇文章,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视觉角度增强审美能力,达到德育目的。这些都可以在班班通电子白板中完美实现,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2:30:43 | 只看该作者
2.学生展示中渗透
    课下学生利用数字手段搜集、整理的大量资料和创作的作品,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智育的同时达到德育的目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一件只认钱不认亲的事,从本课当中,我们要学生体味亲情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爱的感受,宣传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课下我们进行了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在我班的公共博客上展出,同学们可以加入家庭照片、配乐等。同学们积极响应这次的征文活动,认真对待,写出了不少好文章,而且饶有兴趣的给文章配照片、音乐,自豪地在博客里展示自己地作品。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但锻炼了写作能力,而且学会了关注家人,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且在艰难的创作过程中学会了克服困难,认真、主动完成任务,感受到了劳动中的乐趣。在课堂上,我对这些发在博客上的文章进行了展示,并要求一些作者配乐朗读,很多同学深受感动,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课上的这些数字手段,丰富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使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从多个感官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对于教学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这些数字手段也在德育渗透上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课下渗透
     课下由于不受时间的限制,语文教学的形式更灵活,利用数字手段进行德育渗透也就更方便,嵌入形式也就更灵活。
    1.指导学生在课下利用数字手段搜集、整合资料。在搜集、整合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感化。如《岳阳楼记》的预习作业包括上网搜集作者的资料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对于用上网的方法很感兴趣,而且网络上资源丰富、方便查询,学生们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从范仲淹的身上学到了他热爱国家、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同时,由于网上资料丰富,学生们还了解了范仲淹身上的其他高尚品质。有的同学查到范仲淹小时候刻苦学习的小故事,从中也受到了教育。
    2.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手段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展示。现在,借助于数字手段,人们可以在电脑上实现许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诸如以前班级制作期刊杂志就很困难。现在利用数字手段,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制作期刊,方便经济,学生兴趣盎然。制作网络期刊,也渗透着德育。比如在学习完《成功》这一课后,我们鼓励学生制作一期关于勤奋的专题期刊。学生们上网搜集了很多名人依靠勤奋取得成功的例子,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筛选,然后写序言、赏析、读后感,并排版、配画、配乐、设计封面。每个人在制作期刊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勤奋对于成功的作用,从前人的身上汲取了力量,并且从自身创作的过程中体味到了勤奋与成功的关系。
    3.以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充分利用作文、随笔、演讲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德育工作。作文、随笔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随笔和作文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教师则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语文考试形式的不断变化,创新意识的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的几节课是不能提高的,必须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期举办的演讲比赛,不仅可拓宽学生求知的视野,还可在演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教师指导学生把作品上传到博客、空间等,班级学校学生都可以人人分享交流,进而使品行得以提高。又
如在寒假中,学生一起出去游玩,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影像资料,就是很好的方法。节假日文学兴趣小组社区活动,学生可以把摄影、写作、宣传、演讲等活动的资料汇总,制作一个个精美的影像、文字综合的MTV等。放到网络空间里,这些都是很生动的德育素材,可以长时间的教育学生。
    4.德育渗透老师要从我做起。在课下也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老师开博,制作网页。语文老师大多很长于文字,在网络上开出空间,宣传介绍语文学科的知识、经验,抒写工作生活心得,讨论社会热点,探索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利用数字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2:30:47 | 只看该作者
(三)德育渗透,重在互动
德育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教育。缺少了对象的互动参与,渗透便无从谈起。利用数字手段,学生和老师可以达到多种形式的互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及时沟通。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始终,那么在互动中德育也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微博、QQ聊天、论坛、贴吧、空间、邮箱等数字手段,和学生多方、多形式的交流,在完成对知识教育的同时,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
(一)明确目标
    思想教育的目标因文而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中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不能牵强附会。例如,教授《小巷深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教育学生了解长辈、理解长辈、关心长辈、回报长辈;教《乡愁》就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企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
    (二)面对现实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面对现实,要有的放矢。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状况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教师要用全新的观点来审视今天的学生的思想特点,发挥语文教学思想导向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直言:“那个罗敷真是太傻了,太守有权有势,嫁给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比在家里整天采桑养蚕强多了吗?”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种想法幼稚可笑,实际上,在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持有这种想法的绝非个别。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讥讽、训斥,而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摆正他们的人生航向。
    (三)机智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教育时机,做到机智渗透。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当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某人做了坏事,有个人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将那人也暴打致死行不行?”通过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的法制社会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人制社会,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正当的权益,要见义智为。
    (四)去糟取精
教材中的课文人物思想倾向大多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思想糟粕,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分辨。如《桃花源记》一文,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否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状态,是对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否定,是不正确的。
(五)结合时政
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的时政热点,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德育教育。如教学《三峡》时,学生在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教师可以因势引导,借助“钓鱼岛事件”,多媒体出示“钓鱼岛事件”相关图片、视频、文字,引导学生理性爱国,热爱祖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也是爱国的表现。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将以其无以伦比的优势,必将会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学生的品德得以提高,素质得以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3: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