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就是人文大国,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古人云:“文明以止,任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化天下。”这一传统绵延了几千年,从未中断,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存下来的精神文化的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塑造与肯定,而美术课目则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主要方面。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物质上的,而是在物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精神上的需求,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与需求也在进步,那么在教育方面我们也需要进步与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飞速的发展势头,由此,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具体任务或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认识,引发或者说培养学生的人性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才能的发挥,人文性更关心的是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像工厂里生产的产品一样统一大小,统一尺度,才能有个性的张扬,独特的创造能力和更好的发掘潜力。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精神价值的体现。
(二)、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关注,是对美术科学特点的重新认识,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反思,这也是在证明,再美术教育学科上也是不断在进步的,不断的实现“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以人为核心,即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道德情操的提升与飞跃放在第一位。所以不能在按照以前的老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那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
1.转变了教学观念
转变以往以教师为指导的教授方式的观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讨研究,新的教育模式体现了更高的教育目标,我们应该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转变教育思想,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美术教育在培育人格、塑造人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好的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提高教师与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因为任何艺术活动的发生及其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并能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情景的熏陶中认识美术,发挥美术极具特色的魅力。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对社会的奉献对本质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这本身就是对学生一个很好的人文榜样示范 。
3.转变了教师思想观念
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不只是一个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是一个启迪学生思想,具有创新与实践的指导者,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多角度思考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展现学生完善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