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学案例《2~5的分与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4:2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学校教研组活动中,两位教师执教了《2~5的分与合》一课。他们对教学中一个片段的不同处理,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案例1】
教师创设分桃子的情景后,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并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分法。
生:我是一个盘子放1个,另一个盘子放3个。(如图:○    ○○○)
师:这样放4个桃分成了几个和几个?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略)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生:可以一盘放2个,一盘也放2个。(如图:○○   ○○)
师:这样分,4可以分成几和几?
生:4可以分成2和2。
师:还可以怎样分呢?
生:可以上面2个,下面2个。(如图:  ○○                                  ○○)
师:这样还是把4分成2和2,和刚才的方法是一样的。谁还有和他们都不一样的方法?
生4:可以这样分,一边3个,一边1个。如图:○○○    ○
……
学生回到“教师的思路上”,顺利完成了4的分与合。但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是上边1个,下边1个,左边1个,右边1个,中间1个分的。此时教师只好进一步强调“我们是把5分成两部分的,没让你分这么多”。再次把学生引回“正常”的教学思路。
【案例2】
师:要把这4个桃子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想一想,你会怎样分?
让学生用4个圆片代替4个桃子,分成2份,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分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是左边2个,右边2个。(如图:○○   ○○)
师:这样放4个桃子分成了几个和几个?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学生互相说一说后,师板书:   。
师: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呢?               
生2快速走到黑板前,把上面的图变成了右图:   ○○
○○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刚才他是左右放的,我是上下放的。
师:小朋友看图,无论是左右放还是上下放,都是把4个桃子分成2个和2个,这样我们只算一种方法,明白吗?你还能分出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3:他们是左右放的,我是每个都上下放的。如图:○    ○
○    ○
(意识是每份中的2个是上下摆的。)
师:(指着图)真有意思,小朋友看第一个图,是把4分成了几和几?(生答4分成2和2)那第二个图又是把4分成了几和几?(还是2和2)第三个图呢?(学生一起叫着:还是2和2。)
师:咦,怎么都是2和2?
生:都是一样的,都是把4分成了2和2。
师:看来,不管是横着放,上下放,还是竖着放,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最终都是把4个桃分成2个和2个,明白了吗?你还能把4个桃分成几个和几个呢?
生1:可以分成1个和3个。(如图:○    ○○○)
生2:我是分成3个和1个。(如图:
○○○    ○)
师:你能看着这两种方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教学5的分成时,没有再出现学生因为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而当成一种分法的现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4:27:5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教学语言要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
在学生对数学概念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处于认知的不平衡状态。在掌握某个概念前,他们会自己想出一些办法来解决问题,但有时看不到其中蕴涵的问题实质,如上述案例中学生认为的4的分法,只要位置变化了就是一种新的分法。教师要在正确判断问题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尽可能使自己的语言接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当出现与教师预设有出入的分法时,“案例1”中的教师用简单苍白的语言告诉学生 “这样还是把4分成了2和2”,就匆匆按照自己的预设往下进行,这样的说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模糊的,由于没有把两种分法联系起来比较,所以无法从学习者内部建构起正确的数字概念模型,从而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显然,“案例2”中教师的语言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启发学生自己去解释、去发现。最终学生发现不同的分法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对数的分解来说,结果是一样的。
2.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
之所以两节课都出现了这么可爱而单纯的分法,是因为学生简单地把摆放位置的改变当成一种不同的分法。
“案例1”中的教师虽然安排了动手操作活动,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哪些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教师的考虑还不周全。因此,当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影响数学概念的建立时,教师只是一味地简单告诉和纠正,而不从思维的根源上去疏导,学生的正确认识很难真正建立起来。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则更加千百倍的重要。“案例2”中虽然学生的继续操作仍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结合图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认识问题的本质。
3.数学结论要高于学生的已有经验。
对于数的分与合,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提前接触过,甚至还有一部分掌握得特别熟练。小学教学数的分与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操作,经历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再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出现的问题,恰好暴露了教学的关键──将分具体的实物抽象成数的分解。“案例1”中学生的感知、思考与体验略显肤浅。“案例2”中,学生在直观情境中经历了取舍、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是积极的、深刻的。同时学生的观察、归纳等数学能力得到提升,数学思考的意识得到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7: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