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8 07:34:00
|
只看该作者
三、小学语音教学与方音矫正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很大。大的方言区就有八、九个,如粤语、闽与、赣语等,差异之大无异于外语,不经专门学习,相互间很难听懂和交流。即便是官话内部,虽然基本可以互相交流,但不同官话区的发音也各有特点。而在外语学习中,这些地方性的发音特征很容易不自觉地迁移到目的语语音中,给发音带来干扰,而造成系统性差错。例如,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区的一些人由于n-l不分和f-h不分,常常会把night说成light, 把knife说成life;冀鲁官话区的双元音常被单音化,所以常把smile说成类似smell的音, 或者由于过度泛化而把said说成side;东北官话的平翘舌不分,兰银官话的韵尾鼻音化等,都带有很强的地域普遍性。因此,对于所在方言区英语发音的规律性问题,教师要清楚了解,然后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保证自己的发音基本达标。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发音进行针对性的矫正。
矫正发音不是一两次集中训练能奏效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训练方式也需要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而灵活多样。如条件允许,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原文,让学生反复模仿,训练中应该注意每次矫正的音不要太多,一定要该循序渐进。有些听觉不够敏感的学生单靠跟读模仿来矫正发音,效果可能不理想,这时需要教师用相关的语音学知识帮助学生,从音的长短、轻重、是否圆唇、舌位高低、是否卷舌、开口度大小等方面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可见,小学教师有必要掌握基本的语音学知识,包括主要发音部位和舌位口型等,而且最好能用简笔画表现一些易混音素的发音特点和不同。此外,教师应该熟悉英语的基本音位、单词重音、句子韵律节奏、语流音变、语调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语音对比分析技能,以便对自己所在区域方言与英语发音进行必要的对比。[6]
小学阶段语音教学应该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利用歌曲、绕口令等方式帮助学生练习矫正方音。英语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系统语音偏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收集或自编一些绕口令,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例如,对于/ s / / ∫ /不分和/ n // l /不分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下面的绕口令,帮助他们矫正发音问题。
1. 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shore. And the shells she sells are seashells, I am sure cause if she sells shell at the seashore, the shells sells are seashells, for sure.
2. If Robert Rally rolled a round roll round. Where is the round roll Robert Rally rolled around?
3. There is no need to light a night light on a light night like tonight, for a night light's just a slight light.
四、加强针对性研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
小学生学习外语,模仿是主要的途径。小学外语教学的成败,教师是关键,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语言是否流畅达意,是否优美动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外语质量。[7][8]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等条件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少,又缺乏媒体资源的辅助,语音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跟读、朗读、背诵等传统形式[9]。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语音几乎成了学生模仿的唯一来源,这无疑对教师的语音语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地区的英语教师口语水平普遍不容乐观,所以他们更需要资源的支持。
绝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软硬件条件和教学资源都没法跟东部地区的相比,部分地区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甚至连上课必备的录音机和磁带都不能保证。因此,亟需尽快解决欠发达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随着国家对西部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西部地区学校也会建起语音教室,安装网络电视,配备教学光盘和电脑等现代教育资源。当硬件条件基本具备以后,下一步将要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为西部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更丰富的适合西部教学实情的优质软件资源,如何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借助外在的助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有一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一些已经投资建设的优质教学资源还远远没能真正用于日常教学,有的成了只用于特殊场合展示的样品,造成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十分可惜。[10][11]
相对于资源建设问题,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小学英语师资整体素质的问题更有挑战性。一项涉及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约两万个样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抽样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欠佳,而且调查样本多数是各地区英语教学骨干。[12]这个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一项对四川省某市农村小学的调查显示,381所农村小学共有英语教师65名,且全部是兼职。[13]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中很大比例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非英语教师”,教学中普遍面临着专业教师匮乏的困境。[5]另一方面看,从理论研究到教师培训,从教研活动到行政管理,从公开课到基本功大赛,大家关注的都是那些重点校的骨干教师。或许关注他们更具有引领和示范的意义,或许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出成绩,然而不管怎么说,仅关注发达地区和骨干教师,而缺少对欠发达地区和普通教师的关注和研究,很难真正实现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从教育公平的立场出发,欠发达地区的师生更需要指导,更需要资源支持。对英语教师而言,必需的音像资源和基本的口语培训是目前阶段应该首先着力解决的问题。而且未来的一个时期内,理论研究、课题实验、资源开发、教学指导等各个方面,都有必要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