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5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顾这次失败的历程,我深刻感受到“物性”的威力,这种物性你看不见,摸不着,它可以是知识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教材内在的编排体系,它还可以是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看成一种塑造、一种改变,觉得事在人为,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上述案例中,学生在口算初期有些混沌,也是很自然的事。教师在口算新授时注意算法的多样化,也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初衷。可当教师好心地规范口算方法,狠心地统一口算程序后,学生却反而在统一中迷失了方向,跨出的每一步都变得战战兢兢。可以想象出当时接受训练、考核的学生,不是在思考怎样正确而灵活合理地口算,而是带着镣铐小心地行定在教师指定的路途上,机械生硬地完成着口算的任务。聪明的他们知道,在口算结果出来前,老师更为关注的你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口算,此时口算的方法、口算的程序比口算的结果显得更为重要。看起来,教师得到了削足(学生的思维)适履(自己的意想)后的满足,但结果却是看似成功的教法被成效抛弃,教师最终选择了放弃统一,还学生口算思维自由这一不想为之而不得不为之的决定。试问,是什么让教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是物性,是深藏在广大学生身上的认识事物,接受事物的自然规律这一种物性,它犹如磐石下的劲草,虽弱小,却坚韧;虽隐秘,却旺盛。它以不屈的力量悄然抵制着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思想与行为,直至你妥协和让步。关于规律,我想到了哲学对我们的提醒:我们可以遵循规律、利用规律,但绝不能改变规律!事实上今天这则教育故事也再次告诫我们:任何违背“物性”的教育是反教育,它的失败是没商量的!教学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我们千万不要期待用强制,压制来企图达成我们的教学理想,智慧的教学还是应该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拾阶而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