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6-30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三、自我报告法的具体应用形式
(一)问卷法
1.问卷法概述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来从个体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中收集各种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属于典型的自我报告法。实验或观察法不能研究的复杂问题,如评价人的思想倾向、气质、性格、适应性、鉴赏、意见、信仰、态度、兴趣、性格认识、意向内容、自我意识、理想等,用问卷法易于解决。它比一般的调查方法更标准化、指标化、形式化,更适合于大面积调查。所以在目前的学业自我评价中,问卷法广为应用。
但针对问卷法在评价学业自我时容易出现报告者对用语的不理解、记忆的失误、答题的受限制性而得不到真实回答的情况,我们应当注意:问卷的内容应尽量简单、具体,以便作答;形式要简单,但可以采用多种选择法;要避免暗示回答;事先要使回答者明确内容的意义,以便正确地作答(如在问卷的指导语中强调要求被试诚实作答,并增设测谎题);直接问卷最好在10岁以上的学生中进行,因为10岁以下的学生往往限于具体的经验事项而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用于团体评价时,采用不记名的问卷信度高,因为可以无顾虑地回答问题。
2.目前主要的学业自我评价问卷
当前使用范围广、信度和效度比较高的的学业自我评价问卷有如下几种。
(1)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
①自我描述问卷(Self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简称SDQ)。自我描述问卷是由马什等人以莎沃森等人的多层次、多维度的自我概念模式理论为基础于1984年编制而成的,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来了解人们的自我概念。它在国外广为应用,现已被我国修订和使用。自我描述问卷分为三种:SDQⅠ型、SDQⅡ型和SDQⅢ型, 分别适用于青少年前期、青少年期、青少年后期和成人早期。
其中自我描述问卷Ⅱ型的使用范围是7~10年级的中学生,但可根据需要向两端延伸。该量表一共有102项测题,构成11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8~10个题),其中有三个测量学业自我概念,即语文、数学和一般学业情况(其题目如“除个别学科外,大多数的学科我都学得很好”)。每个分量表中的测题有一半是积极的,如“我学习能力很强”;另一半是消极的,如“我学习能力很差”。每一题都有六种答案供选择,即完全符合、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要求被试在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答案上打个圈。该量表既可团体实施,也可个别进行。在开始施测前,主试念指导语,然后由学生自己做。大多数学生20分钟内可以完成。
②MALS问卷(The Myself-As-Learner Scale)。 MALS问卷由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大学布尔登(R.Burden)于1998年编制而成。该量表测查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和学业问题解决者”的知觉印象, 并不测查除学业之外的其他自我概念,避免了学业自我概念与一般自我概念的混用。这就解决了有些研究者运用多量表同时测量学业自我概念的全面信息,事实上却拼凑、交叉重复,最终结果难以解释的问题。因此,这一量表可视为测查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简洁、实用的工具。同时,MALS量表不仅适合于一般学生,还尤其照顾到了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它不但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经过跨文化的试用表明,这一工具适用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学生时,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这一量表将学业自我概念分为10个因子:因子1,解决问题的愉悦性;因子2,对学业自我效能的信心;因子3, 对学习能力和自我效能的自信;因子4,认真仔细的学习方式;因子5,紧张焦虑水平;因子6,在解决问题中使用词汇;因子7,对新课业的信心;因子8,对解决问题的自信;因子9,口语能力;因子10,对一般能力的自信。
③自我概念量表。该量表由桑和哈蒂于1984年编制,我国多采用由周国韬、贺岭峰等人于1996年将其修订后的量表。该量表适用于中小学生,它由总量表、2个分量表(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和7个子量表组成。学业自我概念分量表包括能力自我、成就自我、班级自我3个量表。整个量表有35个题目,每题采用六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评价越高。周国韬、刘惠军等人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④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此量表是由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的,全量表共有100个自我描述的句子,采用五点评定的方式。本量表经林幸台等人重新评定,分为成人版和学生版,有6个自我概念分数: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和学业或工作自我概念;4个效度分数:不一致反映、自我批评、故意表现好和极端分数;2个摘要分数:自我总分和冲突分数;3个补充分数: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和自我行动。
⑤多项度自我概念量表(MSCS)。该量表是布瑞肯(Btacken)于1992年所编制的,主要适用于9~19岁被试。此量表共分三大向度:第一向度有六个形式的内涵,分别是社会、能力、情感、学业、家庭、身体等方面的自我概念;第二个向度有四个形式的内涵,分别是绝对性、自比性、比较性、理想性的自我概念;第三个向度则分别是关于个人直接经验与他人间接经验的自我概念。此量表共包含150个题目,采用四点量表记分方式。
⑥青少年自我形象感知问卷(SPPA)。该问卷由哈特(Harter)于1985年提出。这种问卷反映了自我概念在八个方面的作用:学业能力、工作能力、行为表现、社会能力、亲密伙伴能力、浪漫吸引能力、身体外表和运动能力。SPPA问卷包括45种成对的陈述(如“我更喜欢做数学作业还是语文作业”“我对自己的学习是充满信心还是充满怀疑”),这种反应决定了他/她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在初步决定之后,报告者要表明他所选择的陈述“大部分像我”还是“真正地像我”。每个SPPA子量表包括5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分数从1分到4分。五个子项目的分数的平均就是SPPA的分数。子量表的分数从1分到4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概念越积极。
⑦自我问卷(The Me Scale)。自我问卷由菲尔德豪森(Feldhusen)等于1981年提出。自我问卷包括40个项目(如“我很聪明”“我成绩总是很好”),每个人选择“我同意”或“不同意”。报告者对每个选项只能作出一个选择。自我问卷分数可以从0分到40分,高分数表明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⑧董奇、周勇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概念量表。由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共34个题目,分为学业自我概念、非学业自我概念两个维度,其中学业自我概念包括同伴自我、成就自我、能力自我三个亚维度。评分采用六分制。该量表的一致性α系数为0?76。
(2)学科学业自我问卷。具体有如下几个。
①语文和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量表。(陈永发:《国小六年级学童学科学业成绩、成败归因以及学科学业自我概念关系之研究》,载《测验统计年刊》,1996(4)。)语文和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量表由陈永发于1996年编制。该量表分为语文自我概念量表和数学自我概念量表两部分。每部分量表各有三个分量表,合计31题,全量表共有62题。本量表采用利克特式五点记分方式,分别给予1~5分,并以语文与数学分量表分数总分分别代表语文与数学学业自我概念的分数。经检验,该量表语文自我概念的累积总变异量为48.7%,数学自我概念为57.6%;信度方面,语文自我概念量表整体α系数为0.693 6,数学自我概念为0.707 3,两科量表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7 0~0.949 6。
②物理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刘晓陵、张进辅:《高一学生物理成绩、学习归因以及学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物理学业自我概念量表由刘晓陵和张进辅参照陈永发编制的语文和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量表而定。全量表共31题,如:我对自己在物理学科上的表现感到满意;在物理学科方面,我有能力帮助其他同学;我的反应很慢,所以物理总是学不好等。采用五点记分方式,被试从同意到不同意作唯一选择,其中正向记分题为5~1分,负向记分题为1~5分。各题平均得分即为学业自我概念分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