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红小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及行事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9: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校继续以“全面育人主动发展”办学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深入落实市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的“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为核心,稳健提高教育质量。为切实开展开各项工作,经学校研究,制定此计划。
一、夯实提质基础,扎实稳健推进。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为此,我校确定以教导处为核心,以课内比教学活动为契机,以扎实的教学管理为手段,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校本教研和培训”,加强教学管理,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努力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高度。
一是教研培训工作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形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做法:1、在三四年组老师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研讨,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结构。2、三四年组进行备课上课研讨。3全校课堂教学观摩。4全校推广实施。(九月进行)。
(二)开展班主任数学学科同课同构备课展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十月进行)具体过程:1、年组确立课题;2、教学内容分析;3、本学段课标研读,并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4、结合“独同点”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流程设计。形成科学实用的教学设计;5、每周二周三进行两轮的抽签上课研讨。使全体班主任在经历同备同上同研一节课的全过程研讨中得到提高。
(三)、开展全体科任教师的同课同构备课展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十一月进行(过程同班主任同课同构备课展示课堂教学研讨)。
(四)、开展教师“四个一”自修学习活动。1、本学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写一篇高水平的教学案例;结合学校的科研课题写一篇有价值的论文。2、继续开全员读书,全员学课标活动。重点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包括通读课标;精读课标重点进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辅导讲座;分年组学科组的阶段目标学习。通过课标学习达到全体教师学课标,掌握课标,用课标指导教学工作的目的。3、继续进行全员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读书活动,以自主读书,感悟批注,抽签交流感悟为主要形式。
二是教学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使备课更具实效性。集体备课每周进行同备一节课,备课中把课标要求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备课紧紧围绕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每次集体备课有中心备课教师,全组教师参与共同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做到理清本周教学知识重点,找准每天教学的探究点,明确每节课的训练重点。十月份进行全学科备课集体备课展示。后续的集体备课进行抽签年组展示。
2、加强听课检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一年六年的跟踪性听课重点看一年的习惯养成和六年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听课。进行青年教师的指导性听课。进行科任学科的检查性听课,重点检查学具和教具的准备和使用及课堂教学秩序。
3、加强作业的检查与管理提高作业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合理布作业,内容要有基础性作业又要有拔高性作业。作业批改做到及时,学校进行集中检查与随时抽查。
4、做好学生的测试工作,通过测试评价促进学生的提高。1-4年进行期中,期末检测。五六年进行月考,及期中期末测试。为加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学校对各年级的阅读与作文进行单项抽测。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5、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一年级各学科教师在教学工件各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执笔书写习惯,注意倾听老师讲课和学生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大声发言,说话完整的习惯。
三是教学领域的学生活动
1、继续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半小时。学校继续开展大课间读书活动(每周一三五)。各班确立本班的读书计划,切实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学校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制定学生阅读方案,各班主任按要求认真实施。
2、继续开展古诗词背诵积累。各年组按课标要求制定本学期的背诵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学生进背诵,学校通过揣测进行检查。
3、继续开展三至六年级的英语百词竞赛活动,十二月中旬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全员英语百词竞赛。
4、继续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小课题科技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上报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活动计划。活动有记录,有过程性和终结性材料。有学生的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照片,实验操作等。十一月末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6、开展“我写一手写字”每周二、四大课间进行写字练习。12月份进行全校的作业展示,检查各班学生的练字情况。
二、拓展育人空间,注重德育实效
学校教育,品德是灵魂。本学期,我校将从“抓常规、抓评价、抓习惯养成”入手,以活动为载体,科学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一是常规管理,明确分工
1、代班管理:
(1)早晨、中午代班:星期一由德育处全体成员负责;星期二由刘阳负责;星期三李-鹏负责;星期四李维维负责;星期五李鸿庆负责。
(2)中午、晚上放学:楼外管理由李-鹏负责;楼内的三楼刘阳负责;一楼东李鸿庆负责;一楼西李维维负责。
(3)课间值班:一楼东李-鹏负责;一楼西李鸿庆负责;二楼李维维负责;三楼刘阳负责。
2、每天时间安排及责任人:
(1)晨会:每天早晨7:50—8:00。负责人刘阳。
(2)大课间:上午:四、五、六年组。负责人李鸿庆。下午:一、二、三年组。负责人李-鹏。
(3)总结评比结果:每周一上午大课间。负责人李维维。
3、检查评比:
(1)卫生:每天早晨、中午全面检查,课间抽查。德育处和大队委负责。要求:明确检查项目—检查扣分—晨会总结—上板粘贴标识—每周总结—发星上白板。
(2)纪律:第一项课间出教室保持走廊安静。德育处和大队委负责;第二项课间集合快静齐。每周一次,全校教师不定期参观;第三项大课间保证出席人数,做操规范,队列整齐。德育处负责;第四项每天第三节课保证做眼操的质量。德育处负责。不定时抽查;第五项严格按照路队制放学。德育处负责。明确检查项目—检查扣分—晨会总结—上板粘贴标识—每周总结—发星上白板。
二是注重科研,增强实效。
1.白板评价—“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此项科研由刘阳负责。(1)每月月初下发白板评价表,各班进行评价和填涂。(2)每位同学要制定好习惯目标,绘制自评表,每天进行自评,班级将每月的学生自评表汇总备案。
2.国家级科研课题:小学阶段创新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此项科研由张海洋负责。要求(1)组建科研小组;(2)开展阶段性研究;(3)进行阶段总结。
三是一访工作,抓好抓实。
家访工作由李洪庆负责。要求所有参与家访人员做好充分准备:1、班主任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家访方案制定本学期的家访计划;2、家访后填写好相关的记录表;3、学期末进行家访总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9:47:48 | 只看该作者
四是德育活动,丰富多彩。详见下表:
时间(月份及项次)
活 动 安 排
负责人
9
1
“我上学了”—迎接一年级新同学主题活动
刘 阳
2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参加铁锋区庆祝教师节演出
德育处、音乐组
3
民乐队、管乐队招生展演(一年组)
刘阳、音乐组
4
升旗仪式—开学式
李维维
5
学生社团换届,各社团出计划
德育处
6
秋季队列广播操比赛
李洪庆、李-鹏、艺体社团
7
下发班务日志,月末进行班务日志展。
张海洋
8
进行开学初的“安全疏散演练”。
李洪庆
10
1
10月13日举行“新生入队仪式”
李维维
2
“三走进”系列活动—重阳节走进敬老院
李维维、爱心社
3
检查班务日志,月末进行总结。
张海洋
11
1
“三走进”系列活动—走进齐大留学生院
刘阳、文学社
2
检查班务日志,月末进行总结。
张海洋
12
1
“我爱你,塞北的雪”
—堆雪人系类活动(看雪、戏雪、写雪)
刘 阳
文学社
2
准备迎新年联欢活动
德育处
3
休学式
李洪庆
4
布置假期作业—致家长的一封信
李-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9:49:13 | 只看该作者
三、抓好共育共建,强化“安卫”管理
一是搞好年末与交警队的共建工作。组织开展与区交警队的联谊活动,共育活动。请交警队的干警到校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学生代表参观交警队,撰写参观日记。
二是安全工作。继续实施“安全责任三原则”,以安全演练为抓手,以安全检查为手段,全力抓好安全工作。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
尤其是送子车的管理。本学期,送子车管理工作依然是我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冬季大雪天期间,要加大巡查密度。积极配合交通、公安等部门,与学生家长协调沟通,将送子车管好管到位,尤其是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乘坐送子车情况了如指掌,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学校。
三是卫生工作。本学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寒冷的冬季,因此,要注意流感疫情。要把预防流感疫情工作做实做细。尤其是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时期,所有教室、馆室要勤通风、消毒。继续实施“第一时间掌握疫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的“三个第一”监控管理机制。让集体性流行病疫情在第一时间得到预警和干预。为确保师生的健康和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新的学期已然开始,前进的号角已然吹响,就让我们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百倍的干劲和努力,为打造教育质量一流的学校而不懈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5: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