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依据学生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活动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过县、市层层推荐选拔,河南省罗山县南街小学李玲老师脱颖而出,代表信阳市参加全省优质课评比展示。笔者选定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生活经验,灵活地使用教科书,合理设计了活动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课例片段

1.创设情境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游戏乐园去(数学广角)高兴吗?但是呀,要凭票入场,必须先购票后进场。儿童票价一张5角,我们现在去购票乐意吗?(教科书第99页“试一试”第2题)

(1)小组合作。(每组准备2角纸币2张,1角硬币5枚,5角纸币1张)

导语:请小组打开信封,拿出人民币购票。买一张票可以怎样付钱?比一比哪组付钱的方法多。

(2)反馈信息。(展示不同的付钱方法)

2.体验新知

导语:小朋友真聪明,付线的方法这么多,现在我们凭票到数学乐园去做摆数字的游戏好吗?(教科书第99页例题)

(1) 摆一摆。

导语:用 1、2两张数字卡片能摆几个两位数?小组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 比一比。

导语:各小组选代表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比一比谁摆的好?

(3) 考一考。

导语:两张数字卡片小朋友会摆了,那么用 1、2、3三张数字卡片你还能摆几个两位数?考一考你们看谁摆的妙。

(4) 说一说。(展示不同的排列两位数的方法并与购门票的组合方法比较,体会怎样排列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说一说哪种情况与顺序有关、哪种情况与顺序无关。)

3.反馈练习

导语: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仅用三张数字卡片就排出了这么多的数,并且找到了排数的方法,理解这样排列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还知道哪种情况与顺序有关、哪种情况与顺序无关,好棒呀!现在我们再到活动乐园去看乒乓球比赛好吗?但是,比赛前想请小朋友帮个忙,为运动员搭配衣服乐意吗?

(1)搭一搭(练习二十三第1题)

导语:你是怎样搭配的,能说出理由吗?

(2)赛一赛(练习二十三第2题)

导语:同学们的欣赏能力真棒,很快把三位运动员的衣服搭配好了,现在去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位运动员只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可以打几场比赛?

(3)握一握(教科书第99页第1题)

导语:比赛结束了,老师祝贺你们。应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比赛后三位运动员一一相互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能握几次?

二、设计思考

(一)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灵活地使用教科书

“数学广角”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教科书的编排是:例题1属于排列。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例题1下面的“做一做”两题属于组合,选定的一组事物与顺序无关。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是组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组合;第(2)题与前面“做一做”要求相同,让学生独立完成。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了教科书的编排顺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乐中学,合理的设计了活动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将例题后的“做一做”第(2)题的内容,用不同的付款方式买5角钱的一个拼音本,改为用不同的付款方式买5角钱的门票。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事例──购门票。将5角钱的不同组合(不同的人民币面值)与活动联系一起,非常巧妙,也恰到好处。这样设计能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触景生思,并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把生活中的现实现象转化成数学问题,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产生更多的数学联想,比较容易呼唤学生内部正在休眠的已有知识、经验、策略、感受和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接着体验新知,以例题1作为教学内容,先用1、2两个数字卡片摆两位数,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1、2、3三个数字卡片摆两位数,并让学生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此设计是按照“从具体情景中引入(激趣)──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两位数)──在比较中提升知识(小结)”的顺序,由易到难,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最后反馈练习,先以运动员参加乒乓球比赛前搭配衣服【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再由三位乒乓球运动员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最后运动员比赛后一一握手,是将教科书例题后的“试一试”第(1)题“每两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几次手?”的内容调到比赛之后。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样改变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应只做教科书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科书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为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地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科书的把握。这样设计既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把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亲身经历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想法设法把静止的知识动态呈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二)经历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强调了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为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有利的丰富的资源,尊重教科书、依据教科书是广大教师的共同想法和做法。而数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灵活地、合理地使用教科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本节课的教学整体设计是以“活动”为主线,即游戏乐园(购门票)──数学乐园(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活动乐园(搭配衣服、乒乓球比赛、一一握手)。不但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形式,经历知识的生发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创设情境。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购门票(付钱,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形象的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切身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由此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体验新知。是把新的知识纳入“待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通过“摆一摆”──用1、2两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比一比”──看谁摆得好;“考一考”──用1、2、3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看谁摆得妙;“说一说”把不同的排列两位数的方法与购门票的组合方法比较、交流,提升知识。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中探索。这里有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学生个性的表现,在诸多的不同想法与做法中评出最佳的排列方法。并借助挑战性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于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学习过程,并用各自理解的方法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是强力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体验、感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探索中获得。

反馈练习。通过“搭一搭──赛一赛──握一握”等反馈练习形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活动氛围中参与学习,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意味着知识在教科书中存在方式的转变。因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在教科书中体现出来,才能真正进入千万个课堂,影响千万个学生。转变知识在教科书中的存在方式,“作为教育任务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由此可看,教师合理、灵活地使用教科书,必须建立在全面落实 “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力求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合作、交流、探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6: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