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7-4 01:50:00
|
只看该作者
3、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三视图》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flash动画,通过三维立体展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平面图形翻折问题时,将图形的旋转、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像、难以理解之苦,从而使教学难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另外,还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网上收集数学应用范例、数学史料,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自主研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实现了从“听数学”到“学数学” 转变。
5、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通过课程整合让中学数学的学习走上研究性道路,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行学习。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学生学习的重心也不仅仅是学会知识,而是要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如:在进行“概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概率的产生”、“彩票与概率”、“概率在现实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生活中的概率知识,了解概率的产生与发展。
6、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是知识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类解开自然之谜的向导。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人人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未来社会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公民生存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的一辈子都很重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为学生提供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在学校的应用不断推广,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的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学生能大量接触信息技术,极大限度的突破了“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丰富了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局限性,掌握了各种信息能力。如果能够在中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那么它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之,数学作为中学的基础课程,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