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新教材中的小小“指南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常生活中的指南针是用来辨别方向的一种科学仪器,而在新教材中的“指南针”则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指南针”在新教材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上册才开始有。上册共有二个指南针,下册有三个指南针。虽然“指南针”在新教材中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教学中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它。下面我就个人初浅的认识谈一下新教材中“指南针”的作用及如何利用。
一、新教材中小小“指南针”的作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统一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要教什么?通过训练要让学生们学会什么?作为学生除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寻求学习的方法,探索如何学的问题。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自信,将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只有教和学找到适当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整体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新教材中的“指南针”为教学提供了这样的方便。既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又为学生的学习起到点拨和引导的作用。
1.小小“指南针”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
人们常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作为引路人,责任重大,必须首先要认清路的方向。不能只凭自己的兴趣想训练什么,就练什么,或把语文要训练的知识点在每课每单元都去落实,甚至背道而驰,做一些无用功,让学生接受吃力。这样既累坏了教师,也累坏了学生,而且收效很小,容易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的繁重。而现在新教材中的小小“指南针”为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盲目性。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课《蜗牛》课后的“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明确的指出教师教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的方向是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有了这个“指南针”的帮助,教师就能更准确的把握训练重点,不再去做一些徒劳的训练。
2.小小“指南针”为学生的学起到点拨和引导的作用
在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如何学习的问题。因为知识如汪洋大海,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应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学海泛舟的能力,使他们能驾驭知识的风帆,在浩翰的无边的大海中航行,学生有了这种本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掌握探索的主动权。
现在新教材编排就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小小“指南针”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们点拨、引导,让学生们通过训练形成自己的学习技能,终身受用。
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神童”的秘诀》课后的“指南针”

这个“指南针”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把这种读书习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一种科学合理可行的良好读书习惯。
二、如何利用小小“指南针”
对教材中“指南针”的运用我认为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教材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都能接受。
“指南针”的内容并不是一次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学习实践中多次反复,引导学生逐步形成。
1.先用再看
先用再看就是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等学生已会用再去让学生看“指南针”,这样就把自己在实际中学到的方法上升为理论。然后再用这个理论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通过实际运用悟出来的方法,就能真正理解“指南针”中方法的内含所在,才能真正掌握,今后也才能灵活运用于学习中。
比如:《卢沟桥》课后“指南针”的运用。
上《卢沟桥》这篇课文,文中出现的“七七事变”、“卢沟晓月”学生不明白,这时教师可以安排预习任务:请同学们去查一查有关讲“七七事变”、“卢沟晓月”的资料,到上课说给老师听。到上课时,让学生们分别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查来的资料?收集后又记在什么地方?学生说后教师加以引导小结,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相机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自己动手查资料弄懂问题的快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兴趣。最后再引导学生看课后的“指南针”,进一步明确搜集资料不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重要是明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养成广泛阅读,主动搜集资料的好习惯。让学生们明白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从书报上、电脑上等去查找,把查到的资料抄在卡片上,分类存放,以备查阅。
2.先看后用
先看后用就是先引导学生看“指南针”,了解其中的方法。然后再把“指南针”中说的方法运用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进行尝试练习,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把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比如:对《电脑棋手》课后“指南针”的运用。
上《电脑棋手》这课,首先引导学生看课后“指南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默读,默读时,要怎么做?接着再叫学生用这个方法去读课文。
3.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和形成习惯。所以,“指南针”应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对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神童”的秘诀》“指南针”的运用,不光是在学习23课《“神童”的秘诀》时用,要让学生在以后的课中不断学习预习,掌握预习的方法,直到学生们真正养成习惯,会用学到的预习方法主动预习课文才算达到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