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论“尊重学生”初中关于师生关系的教研论文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0:3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论“尊重学生”初中关于师生关系的教研论文探讨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初中    左文峰

内容提要:人都有被尊重和赏识的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尊重学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它反映了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教师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来对待,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愿;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对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感兴趣之处,将这些兴趣与学科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兴趣,学生有各种各样合理的心理需要,教师应给以满足,并引导学生追求高层次需要,使学生能全面,健康地成长;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善待差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只要循循善诱,就可以将他们引上健康的人生之路;尊重学生还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发扬民主风格。当然尊重学生,不是一味迁就学生,表扬学生,不指出学生的缺点。适度地让学生接授挫折教育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尊重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说的一句名言。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正面解释这句话,那就是当教师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必须遵循一条起码的原则:人格平等,相互尊重。这条原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学校里,自然更应该起协调师生关系的积极作用。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然而师生关系毕竟又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的责任,保护的责任,既可以向学生提出种种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去实行;又应当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这种权威性,反过来也对他产生了更大的约束性,要求他比普通人更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而不尊重学生,那么,他的一切要求最终都会落空。
我们知道,随着生理上的迅速成长,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也处于一个激烈变化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来管头管脚;自尊心很强,要求别人把他们当成人一样对待;爱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与尊重,青少年就容易发生心理反常,性格变态,或者烦躁不安,粗暴凶狠;或者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或者不听劝告,与成人闹对立,要么口服心不服,当面答应,背后反对,要么公开对抗,   桀骜不驯。因此要成功地教育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尊重他们。
一、尊重学生,教师首先应有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崇高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人民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的辛勤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造就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不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教学能力和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作用于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全部心理品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工作既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连接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一)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一般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师应对学生的某些细微的变化和比较隐蔽、易忽视的细节之中,发现学生思想、情感等各方面的征兆,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防止错误行为发生,把学生引导到正确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敏锐的自我观察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发现优点,克服缺点,用自己的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教师上课时面对几十名学生,一边讲课,一边极书,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动态,思考教材内容及表达方式,处理偶发事件,排除各种干扰,注意教学时间和进程,维持课堂纪律等。要做到眼观耳听,嘴说手动,大脑正常思考,不能顾此失彼,影响课堂的正常秩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具有较强的注意分配能力。当然,一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会以饱满的热忱,踏踏实实地工作,随时随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钻研教学内容,精益求精地研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育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和可贵的献身精神。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期待。热爱尊重学生的教师,不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要求,不辱骂训斥,讽刺体罚学生,善于体察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理解学生的欢乐和忧愁,能客观地对待学生,还会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满腔热情地希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的爱、尊重不带个人私情,甚至高于“母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愉悦地学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0:31:01 | 只看该作者

(二)教师也是社会的人,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遇到挫折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既是学生行为的榜样,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也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教师可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或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②努力工作,学会休闲;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⑤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⑥保持健康的身体;⑦学会调控职业压力;⑧避免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二、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做人的资格,对权利与义务有自主的资格。因此所谓尊重学生人格,说到底就是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比如选班干部,评“优秀学生”这类事,学生往往有他们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倾听他们的要求,指导他们自己来做好选举或评选工作,这就是尊重学生。如果教师自以为是,样样包办,这就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又比如,当学生犯了过失,错误时,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与人为善地给以真诚的帮助,而不能变得严酷无情,使学生感到惧怕。对犯猎误的学生,要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中去批评他们的坏处,要从思想上彻底给以改造,而不侮辱他的人格,保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由此出发,我们不主张教师体罚学生。既要使学生认识错误,又要保护他的自信和自尊,这才是对学生人格意愿和感情的尊重。在一所小学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刚入学的学生,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就顺手拿了一只吃了起来。营业员抓住他,向他的班主任老师告状,说孩子“偷店里东西”。是不是“偷”呢?班主任并不轻易下结论。把孩子找来谈话后,才了解到他在家里吃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拿的,这一回看到店里放着苹果,想吃也就拿了,根本不懂得“拿”和“偷”的区别。于是,班主任老师从日常生活例子讲起,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分清拿公家的东西和拿自己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循循善诱地指出:“不经允许是不能随便拿公家东西的。要是拿了,别人要说你这是‘难为情’事了。”老师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偷”字。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像医生治病一样,精细地察看病人的病情,然后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工作,真正确立了尊重学生的观念。如果说教师对一个年幼无知的娃娃也要讲尊重的话,那么,对其他中、小学生就更应该处处尊重,爱护了。
三、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时,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对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应仔细观察,发现他们感兴趣之处,如对体育活动、文娱表演、绘画等的兴趣,然后通过组织有关活动,将这些兴趣与学科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有一名高一女生,学习数学很吃力。在一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巡视时,发现她在画画,这名老师没有生气,课后找这名学生谈话说:“我发现你很有绘画天赋,将来可报考美术专业。”教师话锋一转说:“要想考上美专,数学学不好可不行。“这名学生本来准备挨批评,没想到老师尊重学生的兴趣,让这位学生很受感动,在数学课上她再也不打野了,数学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如在学校读书,应让学生有一个安静、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免受恐吓,避免伤害,学习起来有铁序,有规律;在班级里希望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与支持,渴望在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心中有学生,否则,学生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应当众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便于学生树立信心,追求成功。当然,学生的需要,有的是正当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正当的心理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萌芽,开始注意自己的仪表,好打扮,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学生过分注意穿着打扮,就要求教师进行引导,使之正确对待自己的需要。九年级有一名女生,平时考试总是前三名,中考之前的一次摸底考试时,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找这名女生谈话,该生开始吞吞吐吐不愿意说,在班主任的一再追问下,这名学生说:“我喜欢上了本班的一名男生。”班主任大吃一惊,但他冷下心来,并没有追问那名男生是谁,而是耐心地做该生的思想工作。最终,这名女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前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当然,学生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并能自发地追求认知的满足。
四、尊重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差生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眼里,逐渐分为学优生和学差生。学优生因为追求上进,不甘落后,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学习成绩好而受教师的喜爱。而学差生一般不思进取,缺乏热情,失败后更倾向于丧失信心和放弃、回避、多动、分心、情绪激动、易怒、爱寻衅闹事、上课爱打野,学习成绩差,而被教师戴上“差生”的帽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只要循循善诱,就可以将他们引上健康之路。何况有些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其实并不差,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技能和劳动、体育、组织、社交等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出色。有一篇报道,上海有一名初中生,学习成绩平平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差生”,而他发明的双色双芯圆珠笔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作品还被送往日本展出。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轻率地给他们戴上“差生”的帽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这显然不公正。
从历史上看,当初被人错当成“差生”而后来却成了人才的大有人在。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老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路人皆知的“差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大科学家牛顿上小学时由于热衷于制作玩具机器,结果影响了学习成绩……这些例子都说明,对待所谓“差生”,千万不能将他们看死。看死了他们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也走进了死胡同。
当然,做“差生”工作是艰苦而复杂的,需要我们教师有特别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精神可嘉,再加上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对头,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0:31:06 | 只看该作者

通过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归纳起来,至少有三条是很重要的。
(1)信任是转化的前提。对差生来说,教师的信任是进步的起点。一般来说,差生都有较强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缺乏信心,容易自暴自弃。教师若能从信任出发,对他们微小的进步都加以鼓励、肯定,就必然能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而不少差生之所以日益放任自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在于失去了教师的信任吧。有这样一个差生,从小学开始就从来没得到过教师的信任,他听到的总是责怪和埋怨。有一次,他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教师不但不表扬,相反还讽刺他,对他表示怀疑,这使他与教师日益对立,“破罐子破摔”,专门干些教师不允许干的事情。到九年级的时候,换了个新班主任,这个班主任一来就对他进行家访,和他说知心话,了解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开始,这个差生对新班主任没有信任感,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他在上学路上拾到一个钱包交了公,新班主任立即在全班予以表扬,并邀请他参加团支部组织的清明扫墓活动,又针对他爱劳动,不怕苦的特点,宣布由他负责领导全班劳动。新班主任充满信任的殷切目光,使这个差生的心里掀起了波涛。因长期遭受冷漠而郁郁不欢的眼睛里迸发出热情的光芒,他开始对自己有所要求,对进步满怀信心,不久就成为班里的一名骨干。
(2)发现闪光点是关键。差生的长处、优点常常被短处、缺点所掩盖,别人不易发现,他们自己更不会发现。而别人越不愿去发现,他们自己就越会自甘沉沦,以致不可救药,这几乎是一条规律。因而教师能否从差生身上发现闪光点,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这是做好差生工作的关键所在。有位女学生,小时患过脑膜炎,接受能力差,反应慢,成为学习上的“差生”,曾多次提出退学。班主任多次耐心地说服她坚持下去。有一次,这个学生在作文中又流露出怕影响班级成绩而要中途退学的念头,并表示离校后再刻苦学习。班主任知道后,找这位女学生谈话:“没有谁会抱怨你的,相反,我们为有你这样心地坦然的学生,为有你这样自强不息的精神而高兴。”可以看出,一个差生消极地对待自己的学习,老师不但不指责,相反发现她“纯洁的心灵”,“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恰好其分的评价中,不是可以看出一个教师在差生教育问题上的真知灼见吗?在班主任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这个老想退学的差生,终于跟上了班级的步伐。
(3)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不同类型的差生。差生统归一个“差”字,但形成原因不同,表现特点各异,是大可仔细研究一番的。对各类特点的差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每项活动和日常交谈中,捕捉教育良机,拨动学生的心弦。比如,对聪明大胆但学习上无毅力的差生,主要以培养毅力为主;对那些有某种优越感而管理自己不严的孩子,做到不“压”,不“堵”,坚持说服教育,分阶段提要求,定期检查,犯了错误,则等他们冷静下来再做工作,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对那些智力差,不爱学习的儿童,则着重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然后进行补差工作。这样做,比起那种“一锅煮”的方法来,效果当然要好多了。
有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如果差生是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那么,只要我们倍加爱护,也一定能使每个花瓣恢复生机,散发芬芳。”尊重学生,让我们像园丁爱护每朵鲜花那样爱护每一个差生吧!
五、尊重学生,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发扬民主
中国有一些俗话:“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我国古代还有“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无论在学识上还是思想上,都不可十全十美,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上吸取营养。看不到这一点,妄自尊大,就谈不上尊重学生。有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当我翻开《UFO》看到它那奇特的样子,惊讶极了。”该生的老师看后,竟把学生找来训话,指责说:“作文不好好写,在薄子上乱写外国字。”学生解释说:“UFO是飞碟的英文缩写。”这位老师竟又说:“我不懂什么飞碟不飞碟。”一定要学生重写作文。这位老师如果仅仅缺乏常识倒不要紧,可以学,但像这样不讲一点教学民主,那还会有什么威信呢?在现行九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一例“扫雷游戏”。教师不懂游戏规则,在讲解时漏洞百出,一学生主动站起来帮老师解围,该教师不仅不感谢,不表扬,反而认为抓住了该生上网吧的“罪证”而让该生写检讨。你看,该教师不但不虚心地向学生学习新知识,还摆出家长作风,维护其“师道尊严”,今后还怎么能教学相长,更谈不上尊重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0:31:08 | 只看该作者

六、尊重学生,不是一味迁就学生,特别是好学生
偏爱、溺爱好学生,不仅会害了他们自身,也会损伤一般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老师厚此薄彼,时间一长,就会损害班集体的团结。诚然,现在的教育法规,舆论导向都倾向于表扬学生。“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师们一般都容易喜爱好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优点多,懂事早,学习成绩好,把他们同班级里调皮捣蛋的,不懂事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比,确实更惹人喜爱。这应当是非常自然的事。
但是,好学生毕竟是相对差学生来说的。前者并非完美无缺,后者也不是一无是处。好比两块璞玉,一块质地相对好些,另一块相对差些。但不雕琢,终究都不能成器。何况好学生长期处在被人喜爱的优越地位,难免带有自身的弱点,比如爱听表扬,爱看自己的长处,受不起批评,受不起挫折等等。有时候,教育好学生甚至比教育缺点多的学生难度更大。比如你要真正了解和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不那么容易。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教师主观上来说,对好学生爱之深,有时就容易忽视甚至不愿正视他们的缺点。从好学生的客观方面来说,他们不像所谓的差生那样缺点外露,尤其是在教师面前,他们的缺点更不易暴露。这倒不是这些学生故意装假,故意掩饰,而是因为他们确实比较懂事,比较能干,比较顾大局。因此教师如果没有敏锐的眼力,就很难洞察他们心中的隐秘。
对好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不仅大大有益于他们自身成长,而且也是做好其他学生教育工作的需要。我们知道,一个教师如果偏爱,溺爱好学生,这就会给一般学生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心理是非常敏感的,教师的任何一点亲疏厚薄,他们都会感觉到。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如果大多数学生发现老师只将“爱”给予了少数几个好学生,他们就会像受了侮辱似地对好学生产生反感,从而给班集体带来裂痕。同时也会因为教师的不公平而疏远他。不信任他。而这一切,都将给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教育好学生,总的说来,虽然不比教育差生那样复杂,便同样需要取慎重态度。好学生一般感情比较细腻,想得比较多,自尊心也强些。对他们既应严格要求,又要十分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根据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有这么几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对好学生的缺点、错误,同样不能过多地作公开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事事严守秘密。尤其是如果已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那就应当指出其缺点,错误,该公开的就公开。不过在公开之前,先要对当事人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然后,让他自己出面作公开的自我批评。这比单单由教师出面当“审判官”要更能使他取得一般学生的谅解。
(2)对好学生的优点或成绩,当然也要予以表扬,但不宜过于频繁。即使要表扬,最好也不要从教师口中说出来,而要让其他学生来说。过多地,轻易地表扬学生,好学生反而越来越孤立。
(3)不断激励好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伟大的目标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高明的教师总是在学生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又接连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促使他们不停顿地向前奋斗。对好学生来说,这样做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各方面条件好,又隐藏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在他们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就放松要求,那是十分可惜的。激励好学生向更高目标奋进,要针对他们的弱点。比如,现在有一些“三好”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但创新,开拓精神差,动手、自学、组织、社交等能力甚至不如其他学生;有的“三好”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转,离开老师单独活动则战战兢兢,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讲话;有的好学生则容易瞧不起周围其他同学;……对此,就要给他们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如开阔他们的胸襟,开拓他们的视野,指导他们取长补短;引导他们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锻炼社交能力;多让他们独自开展班级活动,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在学习上则应鼓励他们活跃思想,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仅仅满足于取得卷面好成绩……;总之,要以更高的目标和理想激励好学生上进,使他们从“顺从型”学生变成创造型人才。
总之,尊重学生,教师要切记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学生,爱护学生,用我们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为学生创设素质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让他们遨游其中。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张向葵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8: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