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6 1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1、坚持整体观点,重视多样化,贯彻综合观点,力争最优化;
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现;
3、利用计算机灵活、强大的交互性,任意组合、安排课堂教学,从而设计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
教师通过计算机教懂、教准、教活、教精,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具有严谨性、灵活性、多样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成绩。如课件《燃烧与灭火》模拟火的燃烧与灭火,并链接灭火的视频教程,课件的运用交错穿插在学生实验,教师的讲解之间,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密度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使得加大教学密度成为可能,这是因为45分钟的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了。如在讲授《有机合成材料》一课时,里面里面用了大量动画,还连接了视频“新型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介,本课设计三次探究实验“撕扯塑料薄膜”“加热两种不同的塑料”来鉴别塑料的种类。“燃烧不同颜色的线”来鉴别面料。两个讨论活动:白色污染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拓展了课堂,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五)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信息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的独特性,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信息技术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会为教学形式的新颖,声画的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例如:课件《分子与原子》利用微机模拟物质分子运动。《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能较科学地、准确地理解化学变化。
(六)运用信息技术、大视野的开发校本教研
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主动性强,知识建构快,课堂效果好。对于中职学校教学的内容以适用为主,尤其对于专业基础课要服务于专业技能课,所以开发一定的校本教研内容,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特色。运用信息技术对其呈现方式进行创新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1、创设情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生活、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案例1《燃烧与灭火》一课链接了视频火灾现场和灭火方法,白磷在水中燃烧(水火相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2 《化学与生活》一课中播放形声兼备的录像片,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沉浸在化学世界之中,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案例3《有机合成材料》一节,投影“鸟鱼共处”激发兴趣,链接视频录像“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简介”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了,学化学、用化学可以打造精彩生活。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演示实验。
化学实验,是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尽量亲自作实验演示,毕竟模拟的形象直观不比真是的形象直观。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亲自感受获得第一手材料,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实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以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的。对于那些因实验设备或化学实验自身因素的制约而无法演示的实验;或者虽能实验,但是污染环境、反应慢、效果不佳的实验采用多媒体演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
其一是严重污染环境,易使人中毒的实验。
对有毒害、危险物质出现的实验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还可以对实验仪器仿真和某些实验过程仿真,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原理,尤其对综合实验的仿真,将学生由不可视的机械操作,带入主动介入的情境。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大,很容易造成中毒事件。类似的还有氯气、硫化氢气体的性质实验等。
其二是模拟错误实验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
化学实验中的错误操作,有时候仅靠老师的讲解错误的操作会带来危险和危害,学生可能不以为然,将信将疑,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因此用电脑模拟,将操作步骤分解或播放慢动作,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加强警示的效果。例如:加热液体超过容积的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试管外;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酒精灯、试管的错误使用方法。
其三是难度大,反应慢、成功率低的实验。有一些实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成功或现象不够明显,影响教学效果。例如氢气燃烧时的火焰颜色、铁在空气中氧化生成铁锈的实验等。
3、辅助整合教学内容。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化学实验的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或录像,可以把各种实验现象剪辑起来,插入到复习课件中,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了课堂教学反馈
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个环境中一人一机操作,可以进行教学、练习、检测等,利用网络技术将学生的全部答案迅速搜集统计,及时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的节奏和进程,迅速反馈,使教学的调控合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使用电子教室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中,利用系统的广播教学,实况转播、个别辅导、示范教学、适时监控等特有的功能,为知识讲授、知识反馈、释疑和进一步深化的及时性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实现教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可以有效的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等过程中,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媒介,设计和探究学习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展示综合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学得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将更多的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意识的树立是潜移默化的,是事半功倍的。为中职化学教学的创新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土根.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辅助作用的探讨[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
[2]南国农.[M]电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普涛. [M]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