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9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母语教学的六大弊端
中国教师报:看来您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是不满意的,那么,您能分析一下今天在课堂上盛行的读法吗?弊端在哪里?
陈琴:反思我们的母语教育,我们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现在的母语教育似乎只局限在学校的语文课程内,这是十分狭隘的意识。家长、学生本人以及社会都把母语教育的重任寄托于语文教学上。古代的那种书香世家,现在举目为空;古时乡绅们营造的各种高雅的文化场所,那种让孩子一抬头一睁眼就感受到的墨香气息,现在哪儿有?而学校的课程设置,一次次把语文课缩减到极限,小学正是学母语的关键期,一周平均才7节课,而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许多语文课还经常被班务杂事占用了。常见老师们总是连一本教材都上不完,哪有时间让孩子在书海里浸泡,学生的母语素养从哪儿来?
其二,今天在课堂上盛行的读法,一是对所读内容的要求上没有确指性,太随意。课文后面所附录的要求是“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或背诵下来”,这样的指令对于学生来讲仅仅是提供了“偷懒”的依据而已。要是把这样的训练当家庭作业,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一是只读两三遍;二是只选择字数最少的段落来读。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内容,前提仅仅依据“你喜欢的”为准则,在今天这样一个课业负担过重的大环境下,学生自觉进行背诵训练的是少之又少。
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往往记得不深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多少印象,只是了解内容,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
其三,今天的读法,把方法当作目的,把训练过程当作结果,最后是没有获得读的成果。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常常是这样要求学生读书的:读出一句话的重音,读出一段话的关键词。这本来没错,糟糕的是只停留在读出了关键词和重音的阶段,而对于重音的处理常常是脱离整篇文章的情绪基调作独立的解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所谓的重音就被读成了刻意喊出了的口气重的音。事实上,是不是每一句话都非得要突出重音呢?叶圣陶先生说“:你把一个孩子关在房间里,听他读书,如果你听到孩子是在读书,你是不对的;如果你听到他在用书本说话,那就对啦。”读书,其实就是说话。练习说话的过程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也就是把书中的话记住才是目的。我们现在只要一开口就要求学生做到“美美地读”,读出意境和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样的训练偶尔为之是点拨,成为开口读书的常规要求就令人生畏,也没有功效。另外,新课标提出的“以读为本”的理念,被曲解为在课堂上就是练习“朗读”“美读”而已,读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获得浅显的感悟、提炼几个零碎的精彩词汇吗?真正的读,在小学阶段,应该是以积累语汇、背诵文段为目的。
其四,今天的教材虽然都是浅白易懂的短小的选文,整个中小学阶段没有一本完整的作品作为教材,这也是极其不利于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品质的。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少能自觉地读完一本稍有厚度的书?大多数孩子就连自己喜欢的一本小说也是跳着读,缺乏沉潜书中的能力和耐性。而另一方面,教材里的文章学生鲜有不能自己读懂的,但教师却非要做足讲解的功夫,带着学生钻在“书缝”里参禅般地悟道。这种教学方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母语的血肉不存,只有语言的声音形式而已。更严重的是,母语也就跟外语没有本质区别了。
其五,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混淆了“朗读、朗诵、诵读、素读”的概念,使读的方式跟目标分离开来,几乎所有的文字都要求学生“美美地读”,而默读、素读、速读等能力基本没有时间训练。最明显的是把“朗读”跟“朗诵”混为一谈。朱自清在《诵读》一文中也指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日常的教学多用“朗读”——就是开口读,大声读,而“朗诵”是要求较高的舞台艺术表现。我们总是对学生作“朗诵”的要求,就会令很多学生怕开口读书。
其六,单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而历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日有所诵,在诵读中直接识记所读的文字,于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旧时私塾那种做法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为“积累”: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