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经过讨论和老师的交流,初步建立模型,称之为“沉淀积聚模型”。如图所示,A为浓溶液,B为稀溶液,两者能反应,并有难溶物生成。在浓溶液中加入稀溶液(假设数量为4),生成了难溶物较少(假设数量也为4),并且比较分散,肉眼可能很难看到沉淀生成;而在稀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溶液(假设相同体积的数量为14),则生成的难溶物较多(可认为数量也为14)。由此可见,向浓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溶液一般生成难溶物少,又比较分散,看到沉淀现象不明显;而向稀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溶液,则生成的难溶液物较多,较集中的机会更多,可以看到明显的沉淀现象。
到目前为此,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通过一个课本的设计失误,经过主动的思考与探究,得到了结果。如果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对不明显的现象提出疑问;如果只是把这种反常现象归为试剂有问题,而不去求证;如果学生的提问,老师只是敷衍一下或是很快给予正确的解释,那么就没有这样牵动全班同学的心的令人兴奋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位同学都在参与,每位同学都在思考,包括那些基础较差,几乎没有兴趣学科学的同学也在积极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