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儿垂钓》教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2: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儿垂钓》教后感
《小儿垂钓》中小孩在钓鱼,任教过程中的我又“钓”到了什么?
执教时,我遇到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一、当我以“诗中的小儿是怎样一个人”为线索来进行导读学习时,学生却根据“蓬头”二字来推断诗中的小儿是一个“邋遢”、“不讲卫生”的人。二、学生对“招手”似乎理解得不透,他们知道“招手”的好几种姿势,可如果让他们谈选择招手的用意时却“沉默是金”。
可以肯定,这首诗通俗易懂,学生也可以根据注释,结合图画将诗意理解得八九不离十,可是为什么学生会出现以上现象?是我的问题设计得不够科学?是期待值太高?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堂课下来,我比较得意的是我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教会学生礼貌待人,但在应对以上问题时我终究是不能坦然面对。看来这也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训练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8 19: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