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 17:17:01
|
只看该作者
情境三:
师:看到牙医,儿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幼D:他很害怕。(边说边模仿儿子将双手举起倦缩在脸旁)
幼E:他很害怕,他在大叫。
师:他在叫什么?
幼F:别拔我的牙!别拔我的牙!
师:那医生会怎么说?
幼A:别害怕,拔牙不疼的。
幼B:别怕,别怕,只有一点点疼,一会儿就好了。
师:爸爸在后面是什么姿态?他会怎么说呢?
幼B:爸爸急得屁股都抬起来了,他说:“别怕,别怕,要勇敢一些。”
幼F:爸爸说:“拔牙不疼的,一会儿就好了。”
(评析:以第一幅漫画作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物的动作与表情,甚至猜想人物之间的对话,这种细节性的观察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感知漫画中每个角色的心理动态,体会作品所想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孩子们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开始尝试用动作伴随语言去再现漫画中儿子与父亲的对话与动态,甚至去猜测漫画人物的心理变化,这为之后的结伴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师:我想请三个小朋友,一个当爸爸,一个当儿子,一个当牙医,来表演这幅漫画,谁想来试一试。
爸爸(幼A)和儿子(幼B)手拉手来到医院,医生(幼C)说:“你们要看牙吗?哪里有问题?”爸爸说:“我儿子的牙被虫蛀了。”医生让儿子坐在凳子上,说:“把嘴巴张开”。儿子张开嘴,医生上下看了看说:“有一颗牙被蛀了,要拔掉。”儿子立刻大叫起来:“我不要拔牙!我不要拔牙!”边说边挥舞着双手,一脸的惊恐。医生安慰儿子说:“别怕,拔牙不疼的,就象被蚂蚁咬了一口,没事的。”儿子仍然大叫,爸爸说:“儿子,你要勇敢一些,不要乱动,我来教你怎样做。”说完爸爸请儿子离开椅子自己坐了上去,并张开嘴给医生看,医生说:“你也有蛀牙,我来帮你拔了吧!”爸爸吓得双手直摇说:“我不要拔牙”!儿子指着爸爸笑。
(以上是我班三个幼儿的表演,他们对漫画中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比较准确,而且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编了角色间的对话与动作,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激起了更多孩子的表演欲望,使幼儿由静变动。孩子们渴望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种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漫画作品的方式,我认为对增进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十分有效。)
情境四:
师:刚才三位小朋友表演得非常好,他们不仅将漫画中的三个人的动作、表情、都表现了出来,还创编了他们之间的对话,让我们一下就明白了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演一演呀?
幼:想
师: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来演、我来猜。”我这里共有六幅漫画,请你们三人一组,每组选一张图来表演,表演时不能告诉别人你演的是第几幅,你们只能模仿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与对话,如果你们的表演一下就让大家猜中你们所表演的是哪幅漫画,你们就算成功了,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
(评析:游戏永远是孩子们心中的最爱,让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自由选择漫画进行分组表演,既给孩子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也使幼儿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学会了细致地观察、学会了合作式的表演。幼儿在这样的互动中体会着游戏的快乐,也在快乐的表达中加深了对漫画作品的理解,完全自己建构着新的知识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