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教优秀论文 挖掘点彩游戏价值 发展幼儿创造心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7:4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欣赏  点彩画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法国兴起的新印象画派,能否将点彩画的风格和幼儿的绘画相结合,让他们在游戏中通过点点画画学会表现内心丰富的情感?能否让多种材料与不同绘画方法的结合产生奇妙的变化,使每位幼儿都能快乐、自信的学习、游戏?
实践证明:能!并且优秀的点彩游戏能促进幼儿创造心理的发展!
一、点彩游戏的价值
1、点彩游戏能满足幼儿多样化学习需求
为了避免教学内容单一,形式缺少变化,我尝试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如棉签、手指、蔬菜根茎等来进行点彩活动,这样可避免小班幼儿小肌肉群发展还没有完全,没有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等生理特点,又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材料进行操作所形成的多样风格。一方面活跃了幼儿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实践使幼儿作画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自由发挥到无限。在技巧方面,我认为应该宁“拙”勿“巧”、宁“稚”勿“熟”、宁“怪”勿“板”,让幼儿尽情展现点彩画的特点和美感,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来自天性的极具童趣的美。
因此,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师我们应该从把幼儿培养成感情丰富、智力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完整人格的高度,去把握和理解学前美术教育。在幼儿点彩活动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入手,运用多种材料、工具将视觉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事物通过各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活泼的点触表现出来,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点点画画学会表现内心丰富的情感。既培养幼儿对客体审美特征的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创造,让幼儿获得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又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幼儿成为一个感情丰富、智力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完整的个体。
2、点彩游戏能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幼儿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幼儿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使幼儿学习的兴趣高涨,并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幼儿来说是很快乐的。
3、点彩游戏能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是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创造性逐渐丰富。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导、要求幼儿。急于让幼儿学会写实地表现和掌握技能是不可取的,而应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美术活动对他们来说,这一种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一切教育的概念都应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之上。
4、点彩游戏能挖掘资源、推进幼儿美术课程开发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对美的东西要有知觉体验,要教给幼儿一定的技能、技巧、绘画的色彩、造型,剪贴和自制立体造型中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技能等。通过对游戏化点彩活动多方位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在培养幼儿的智慧和情感的实践过程中即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又培养了教师的创新意识,更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点彩游戏的开展
1、以尊重幼儿的个体独立性为前提。
毕加索认为,每个幼儿都是艺术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与身俱来的艺术潜能,而一个民主、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潜能,创造出一幅幅好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情感和思想,要与幼儿平等地交流,要把幼儿看作是发展中的独立个体,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例如,蒋佳妍小朋友是个非常内向、胆怯的孩子。平时在班上一天也听不到她说几句话。但是她的心却很细,从她画的画中就可以看出来。有一次在“和大师学画画”的点彩活动中,蒋佳妍小朋友开始一直都不动手画画。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操作卡纸,脸上的表情很僵硬。我便轻声地问她:“是不是还没有想好怎么画?”她点了点头,我微笑着鼓励她说:“没关系的,想好了再画。老师相信你肯定行!” 蒋佳妍抬起了头,一丝迟疑、一丝喜悦从眼角里流露出来。我很肯定地对她点了点头,摸了摸她滑顺的短发转身走了。当我在将小朋友的作品张贴出来的时候,蒋佳妍静静地来到我的身旁,她悄悄的放下作品就走。我拿起她的画将它贴在了最明显的位置,并当中表扬了她。看见她眼里泛出偷偷地笑意,我想起了一句话:“当一个人作为一个理解的、自治的存在,而不是隶属于任何权威的时候,启蒙就真正存在了,幼儿的个性才得以确立。”
2、以激发幼儿兴趣为立足点。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知识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产生思维的基础和求知的内在动力。幼儿点彩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立足点,运用多种材料、工具,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培养幼儿相应的点画技巧,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审美经验,学会表现丰富的情感。例如,在主题《我喜欢》中,幼儿要来表现美丽的菊花。我就先将教室里布置成菊花的海洋:窗台上、书柜上、钢琴上、电视旁,……到处是五彩的花,嫩绿的叶。在活动中,我尽量为幼儿提供有关菊花不同形态的图片,并引导幼儿欣赏和观察图片和实物,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发现菊花特定的审美特征。最后通过讨论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孩子们开始了投入的创作,他们自觉地在创作中使用了他们“自我发现"的审美要素和技术要素。最后我们通过作品可以看到孩子眼里的菊花是那么的千姿百态:有的雍容、有的清雅、有的奔放、有的热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7:49:59 | 只看该作者
3、以鼓励幼儿自我表现为着眼点。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其生理、心理的发展都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他们观察和表现外界事物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表现的主要不是绘画技巧,而是幼儿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而点彩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着眼于幼儿的自我表现,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变形脸》的点彩活动中,有的幼儿在纸盘上画了许多黑点,他说这是爸爸的刺猬胡子;有的幼儿在纸盘上画了一个大红点,她说这是妈妈脸上的小豆豆;还有的在脸上点出许多色彩,她说这是妈妈在搽香香呢!幼儿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用稚嫩的小手把自己对成人的情感和想象,在纸盘中都流露了出来。
4、以趣味性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材料为核心。
游戏化的点彩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它是由情景、材料、个人及同伴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主动式学习。这其中材料的运用和空间的营造对幼儿的美术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幼儿接触到新材料时,他们会因为材料的可变性及趣味性产生探索的兴趣。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来言,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他们无法理解成人讲授的技巧和规则。但他们会对自己可以用眼睛看见、用手触摸到的物体感到新鲜和好奇,而当幼儿在对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他们才会依据活动的情境及教师的引导进行创作。因此在工具方面我尝试让幼儿学习用棉签、毛笔、油画棒等;而在材料上我则选用一些彩色卡纸、一次性塑料杯、纸盘、牛皮纸等。除此之外在内容的选择上,我还注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多以幼儿感兴趣的及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事物及现象为内容,这样幼儿也就能更多的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并产生主动绘画的动力了。例如,小班第一学期幼儿根本就没有什么基础,我让幼儿用棉签蘸颜料随意点在彩色纸上,美其名曰棉签宝宝在跳舞。然后又将点好的彩纸拼折成立体三角形,并粘贴在墙上,让人有一种立体造型艺术的感觉。孩子们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那样神气就像一个个的金字塔,又像是一座座的小山林。又如,我还将铅画纸卷成纸筒做成灯笼,上面系上彩带,下面挂上彩穗,变着花样让幼儿在上面点画感受色彩,体验快乐。就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对点彩画充满了兴趣,从而也就产生了创造的动力和源泉。
5、以环境设置的变化为转变点。
教育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助于互动、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因此,我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理念:孩子是环境的主人,是环境的创设者和使用者。我首先注意让环境与孩子的兴趣和教学要求相匹配。幼儿园活动室里的墙面、窗台、玩具柜的台面都是环境创设的空间。我们不但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张贴、摆放幼儿作品,丰富环境的内容,还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互相形式引发出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还非常注意环境的要随着教学主题的开展而不断变化。例如结合《冬天》的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和幼儿一起用白卡纸粘贴雪人,用棉签点画小雪花;学习故事《雪花》;学歌曲《冬爷爷来了》、《新年好》;律动《北风吹》等等。当孩子们看到墙上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雪人时都兴奋极了,他们提出了许多许多的提问,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知欲望,又引发出新的系列活动。如下雪天还可以玩什么呀?圣诞老人坐的雪橇是不是在雪地上跑的、会不会飞?圣诞老人会不会送给我圣诞礼物呢?外国小朋友是怎么过年的?等等。在围绕这些系列活动中,我们将认知、语言、艺术等结合起来开展综合美术活动,并巧妙的利用环境与空间,这样即渗透了知识的多元性,又体现了课程的整合要求。孩子们就更加有兴趣、更能自主地进行创作了。
6、以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经常会在不同的环节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于胆小、不敢自由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幼儿,可以通过鼓励等多种方式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去创作;对于那些受技能技巧的限制而不知道表现的幼儿,一方面要鼓励其自由做画,另一方面应逐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获得必要的技巧;对于那些已经达到一定水品而反复画同样的画的幼儿,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他们不断创新。总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要鼓励每一位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表现。
最后,教师要更新观念,要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幼儿的美术活动当中,在活动中要始终保持对幼儿表现的关注,还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明确幼儿的外显行为就是幼儿内心真实想法的写照。在美术点彩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情感认同、言语肯定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教师教”与“幼儿学”成为更有效地双向互动,使幼儿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1 2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