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调查结果 引入新课 | 引言:同学们,课下各小组都展开了调查活动,下面请各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
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小组的调查做必要的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分析调查结果。
设问:你们产生了哪些疑惑?或者说想了解哪些问题?
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与其他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小组内讨论分析结果,得出男女比例接近1:1的调查结论。
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逐步提出:男女性别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首先让学生展示课下的调查结果,这样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使学生活动起来了。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逐渐发现问题,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目标的明确学习针对性才强。 |
师生互动
解决问题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 出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和问题提纲:
(1)在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中哪一对有差别?这对染色体的差别可能与什么有关?
(2)两幅图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
(3)哪些是常染色体,哪是性染色体?
(4)图中哪条是X染色体,哪条是Y染色体,二者在形态上有何区别?
(5)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产生的精子和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各有几种类型?
(6)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表示方法?
教师在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解决以上问题。
导语:在农村很多人把生男生女的责任都推卸到妇女身上,这样对吗?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每小组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装的是相同数量的写有22+X和22+Y的卡片,代表男性的精子;一个里面装有22+X的卡片,代表女性的卵细胞。同学们分别从两只盒子里个抽取一张,组合在一起,并以此作为判断是男性的还是女性的依据。把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探究过程。
提问:思考一下你们的课前调查结果。男女比例1:1有什么意义?有人做性别鉴定,根据个人的意愿来决定要男孩和女孩,这样做对吗?对社会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生育观念?
我们知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性别是否也与基因有关。引导学生看教材39页的小字部分。 | 仔细观察、分析,小组内相互交流,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启发、补充下,逐渐解决问题。
发现并表述出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上相同。但没有标号的那对差异较大。并大胆猜测这对染色体可能与性别有关。
阅读教材37页的文字叙述,逐渐认识X染色体和Y染色体,从而能区分出两幅图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
练习写男女体细胞染色体表示方法:男—22对+XY,女—22对+XX。
精子:22条+X或22条+Y
卵细胞: 22条+X
学生思考,回答。
分组开展探究实验,记录探究结果,并分析得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结论。
结合课前调查,思考,分析。 看书了解、交流。 |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宰者。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教具,设计问题提纲,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男生女是一个教难理解的抽象问题,通过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使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乐于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归纳等能力。达到顺利突破难点的目的。
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确立男女平等和正确的生育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