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入园焦虑期工作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5-16 21:12
标题:
入园焦虑期工作计划
2013资料 一、入园前准备:
第一,形成规律的作息。
提前让孩子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进餐、睡觉。
第二,保证营养。孩子入园后。
体力消耗会变大,因此入园前,应该让他们在体格方面、营养方面做好准备。
第三,提前参观幼儿园。
可以事先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班级的老师。
四,多鼓励、少恐吓。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走进社会,对他的挑战性非常大。一定要多多鼓励,让他明白自己并没有因此失去爸爸妈妈的爱。入园前一天多鼓励他们,不要说“明天上幼儿园,你可不能哭”,或是“你要是哭,晚上就不接你”这种话。这会加重孩子的压力,使适应期大大延长。
二、分离焦虑
是每个正常的孩子都会产生的情绪,首先,作为成人应该为孩子的这种正常的情绪宣泄提供适当的环境。其次,应该寻找适当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哭泣的问题。解决孩子哭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解决孩子在情绪上的焦虑,使他们的依恋对象从家人转变为老师和大妈妈。尽快地转移他们的依恋对象,缩短孩子哭泣地时间,从“环境、幼儿、家长”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分离焦虑。
三、入园哭闹的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依恋断断续续型:此类幼儿表现为当他想到爸爸妈妈时或听到同伴的哭声时就会跟随着哭闹,但持续的时间较短,不一会儿就能停下,但是过一会又要哭,反反复复。
2、发泄型:这类幼儿在来园时表现为紧抱亲人不放,哭闹比较厉害,但是一旦爸爸妈妈离开后,过一会儿他们就能停止哭声,且一天的情绪比较稳定。
3、反复唠叨焦虑型:此类幼儿哭的程度较轻,一般略微哭闹一会就能止住,但是,幼儿会不断地向成人询问同一个问题,如:我的妈妈就要来了?或妈妈已经乘车来了对吗?等。嘴里念着“给妈妈打电话”,“找爸爸、找妈妈”常常拿着书包或手绢不放或不愿意换鞋子。看到其他家长来,就闹情绪。
4、(对抗、拒绝)执着型:这类幼儿哭闹地比较厉害,不吃不睡,大哭大叫还伴随着动作,如:踢脚、甩手、扔玩具等,且不论老师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
5、自我约束型:这类孩子通常都是比较乖巧的孩子,他们会抑制自己的悲伤情绪,强忍住眼泪,如:有些孩子会拿着自己的玩具躲在角落自言自语:我很乖的爸爸妈妈回来接我的。有些孩子会一边哭一边说:“我很乖我不哭”等等。
6、 黏人型:着类孩子,通常和亲人分离后会哭闹,但是只要成人抱起他们或拉着他们的手,他们就会停止哭闹,并且他们会推开其他黏人型的孩子,以此期望得到成人全部的关爱。
7、恐惧:一天中出现多次尿裤,不说也不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5-16 21:12
四、对于不同种类哭闹的孩子教师大致有以下对策:
1. 适度转移。
2-3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移情,面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就能使他们暂时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忘记忧伤的事情。因此,利用情感的适度转移能缓解婴幼儿的分离焦虑。
(1)情感转移策略,即将婴幼儿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以肢体语言亲近婴幼儿,抱抱、亲亲、摸摸他,让孩子感受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因为,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理解尊重婴幼儿在家里的习惯:抱娃娃睡觉、拍、搂、抱睡觉。
(2)言语转移策略:就是通过语言来释怀孩子的焦虑。多表扬。
(3)游戏:针对2岁左右孩子注意力不稳定、情绪变化快的年龄特点。去户外、看动画片、有响声的玩具。
2. 适度的宣泄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小角落或是利用午睡的房间让婴幼儿适度的发一些脾气、哭闹,以满足他对离开亲人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3. 适度的肯定
对于情绪稳定的孩子,教师可以用糖果、小粘纸等物品或亲亲、抱抱的动作给与肯定和奖励,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
4. 回避
对于会引发婴幼儿情绪波动大的人、事、物或词语,要适当的进行回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加强幼儿的认知需要,唤起幼儿的智力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消极否定的情绪会使幼儿萎靡不振,懈怠退缩,失去学习兴趣,他不仅会影响幼儿之间的交往,对自身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他会造成人心态失衡,还会促发和加重许多疾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婴幼儿分离焦虑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们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五、家园共育缓解分离焦虑
1、创设“家庭式的环境”
家庭式的环境有利于引起幼儿视觉上依赖,可以使幼儿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和宣泄。
家庭式的环境包括:活动室环境的家庭化,老师服饰色彩的柔和化和语言的生活化。我们把活动室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大,在娃娃家里放上可以让孩子睡觉的小床,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可以亲自在小床上睡一睡,小窗边上漂亮的小花窗帘,孩子们可以拉开帘子看一看。老师的服饰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喜欢鲜艳的色彩,如果老师的服装色彩偏向明快和活泼,会引起孩子视觉上的注意,这种注意是一种不自觉的不由自主的注意,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家人身上吸引到老师身上,同时,明快的色彩会给悲伤中的孩子一种愉快的心理暗示。生活化的语言是与托班孩子交流的重要手段,孩子在家里听惯了软软的上海话,到了幼儿园如果老师也能象家人一样跟他们说上熟悉的上海话,那么对于表达比较弱的托班孩子来说将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近期的实践证明,如果能做到这三个化,使幼儿从心理上感受到“家”和氛围和“妈妈”的温暖,可以让孩子的焦虑渐渐减少。因为类似于家的环境和象妈妈一样的穿着以有温和的色调从视觉上让孩子减少焦虑,使幼儿的心理防线得以松懈。加上老师生活化的语言,上海的本土方言是孩子喜欢的语言和熟悉的语调,使孩子能够更快地接受陌生的老师和大妈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5-16 21:12
2、尽可能少的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
尽可能少的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为孩子进入陌生环境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障。为了减轻孩子入园时的心理压力,我们以“尽可能少的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为原则,从多方面多环节入手,着重调节孩子入园的心理压力,使孩子能尽快地从心理上认同幼儿的环境,真正从心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带安慰物,带尿布。
在家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比较喜欢的玩具或物品,有每天与自己为伴的玩具和生活用品,而到了幼儿园就意味着与这些东西告别。从家访中我们了解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做为母亲的我们能够体会孩子的心情了解孩子的喜好,奶瓶、尿布,小手帕,都是孩子依恋的对象。我们在家访中就跟家长说好来幼儿的最初阶段请给孩子带好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睡觉时所需要必不可少的物品,需要使用尿布的也请带好,我们会给孩子换的。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少地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把孩子的依恋对象的范围相对缩小再想办法使其逐渐转移。孩子们来园时有的抱着自己的大布布,有的抱着自己的小娃娃,有的拿着自己的尿布,拿着依恋物的孩子几乎不哭,场面十分温馨可爱,经过两个星期,他们的都和依恋物说“拜拜”了,而且十分适应幼儿的生活。尽量不要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对减轻孩子焦虑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
3、与家长沟通,解决家长的焦虑情绪,家园间建立起珍贵的信任
我们十分注意与家长的沟通。在家访中允许家长给孩子带需要的依恋物,以过来“家长”的心态来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并从家长的立场来为孩子考虑,事事想在家长前,甚至比家长们想得带要周到贴心。这样的做法使家长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对老师的信任感从此建立。家长信任老师之后,他们愿意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里,并愿意配合幼儿园做好一切的互动工作,也会在家里照着老师教的方法来为孩子宣泄负面情绪创造环境。家园一起为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做努力。
为了缓解家长的思念之情,我们把孩子在园的照片及时地发到家校互动平台上,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园的情况,使家长能够放心。
就是这样多方法,多渠道地做法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们一起平和地渡过了“入园焦虑期”。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