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说课稿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说课稿
学习本课的重要性
本框是第一课第二框,在第一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在第一框强调自尊的情况下,讲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启下;它为下一框彼此尊重作了铺垫,打下了基础。使学生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自尊、自重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心理。
知识、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懂得自尊,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学生学习方式:
自学、互相讨论、换位思考。
教师教学方式:
讨论式、启发式、情景演示。
教学构想
1)学生自学“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①你心目中的“他人”是谁?
②畅想一下我们个人从小到现在自己在别人尊重下感到快乐的事情。
2)请两个同学表演一下:在公共汽车上由于人太多太挤的原因,一个人的脚踩在另外一个人的脚上。请同学们思考: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3)上述活动说明,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是我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然后出示挂图(书上第十页的四幅画的挂图),思考:假如你有下述经历,你会怪谁?
4)通过对挂图中四个人的做法,由学生分组讨论:怪谁?你会怎样做?小结:不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说课稿
下面我就初一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三框题《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进行说课,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简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个框题。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科书。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上册书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学生在上册书的基础上,已渐渐地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和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已知道什么是自尊,体验和感受自尊带来的快乐,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到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进而产生了主动树立自尊心和如何彼此尊重的愿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按照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目标是让学生懂得自尊心的培养,对于自己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而本框的主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自尊心,学会彼此尊重。因此,本框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框主要讲了三层意思,首先,通过晏子使楚等故事说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决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其次,通过司马懿“临辱不惊,遇侮不怒”等故事说明自尊要适度,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态度和议论,而要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最后,通过陶行知给糖的教育活动告诉学生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一是要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二是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三是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本框落实的课程标准主要有:①“自尊自强”部分中的“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②“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2)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置的依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因此,我把它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一是依据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设置。所依据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二是依据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而设置。所依据的课程内容标准有: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三是依据新课程观而设置。新的课程观将情意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如情感,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更表现在对生活的乐观、进取、向上的态度上。
2、能力目标
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能力目标设置的依据: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而设置的。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有:“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二是依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而设置。初一学生自尊心增强,但并不成熟、不稳定,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自尊自信是与学生的学业成绩高度相关的两个自变量。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3、知识目标
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知识目标设置的依据: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而设置的。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有:“自尊自强”部分中的“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二是依据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而设置。初一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增强,但并不成熟、不稳定,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对自尊和彼此尊重的全面理解。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善于尊重他人
重点的依据:初一的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因此,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本框此目在前两框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将自尊赋予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因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真正地赢得自尊,此目再次重申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本目是全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人格的含义
难点的依据:什么是人格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