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课发言稿 《菱形》课例点评
菱形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图形,崔老师在上《菱形》这堂课中,取材于生活,很自然地导入到数学中的菱形,通过观察、剪纸、折纸、探究、交流等活动,活化了对菱形知识的学习。本节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师生、生生相互补充、合作,学生们在和谐、愉悦的课堂中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说、去做,这就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从生活中感知菱形,又在数学中认知菱形。学生通过自己的剪纸、折纸发现菱形的性质,进而通过说理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先是独立观察、操作,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和组内的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班内同学之间,既各抒己见,又相互补充,完善对每一个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环节设计和谐,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本节课始终围绕着“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进行,每个环节有每个环节的问题,环节到环节过渡自然,问题到问题循序渐进。教师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或探究,如,用折纸来发现菱形的性质;说到“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提问,“已知菱形对角线的长,如何求菱形的面积”;通过两位同学扮演“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三、板书清晰,分块合理;课件美观,互动性好;自制教具,实用性强
板书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井然有序的排列在一块,自然清晰。课件并不止只是为呈现知识而制作的,有对配了背景乐图片的欣赏,有对折纸动画的观察,虽有课件动画效果,但又不全依赖课件,通过自制教具,配合课件共同服务于教学。
四、生成作业
作业的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目标,课前预设好的,在本节课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了一份作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个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纵观本节课,新颖、自然、和谐、实效性强,不失为一节好课。另外,有两点建议可供交流:
1.有些语言,还不够干练,如果能够增加些幽默感更好。
2.本节课中对于学困生的帮扶体现不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