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理想的课堂是指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现有信息和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地学习知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而获得的效果情景。所谓课堂的理想是指在创设的情景中学生获得的最大限度的最佳效果。二者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没有理想的课堂绝对不能实现课堂的理想,课堂的理想依赖于理想的课堂。一、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不得不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过去的教材是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实行的教学,是上线,不能超纲;而现在的新教材是实行课程标准,是下线,是最低标准,上不封顶。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个性,发展创新思维。
我现在任初三年级一个班数学教学和初一一个班数学教学,初三年级是老教材,初一年级是新教材,每天课后感慨颇多。刚开始一段时间内我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教法,初三年级用传统的教法,初一年级采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法,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效果截然不同。后来我尝试改变初三的教法——老教材新上法,结果与初一年级产生的效果接近。
1、
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分别借用不同班级上课进行对比,列表如下:
从以上人数统计发现,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而且延伸的问题层出不穷,讨论的余波震及课后,我认为这是理想课堂之一
2、在同年级对比
在初一年级我采用两种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列表如下:
从以上对比来看,显然亲身感悟效果最好。
说明引入课题很重要,教学过程中不能走捷径,必须有演绎推理过程,重在理解然后从中得到发现。国王问哥德巴赫学数学除了思考以外还有什么捷径吗?哥德巴赫写了4个“1”“1111”给国王,国王看不懂,问大臣,大臣说:“独一无二”。我想在教学中也是这个道理。在《去括号》一节中,企图教学生用“乘法分配律”,然后“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来演绎过程,效果也是不好的。如:-(a2-b)去括号时学生会只注意后面“-b”的负号而忽略a2 前面的“+”号,由此得到a2+b,这是错误的。学生的错与教师的教和引导有关,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学生的身上。
再看以下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引导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二、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
我认为能激发学生思变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如果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课堂就是课堂的理想。这就是创造性学习。
我在校内上了一节公开课《生活中的数学》为了让学生体会几何递变速度,我让学生亲自分蛋糕,创设情景,用诙谐的语言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分给每位同学“一半”蛋糕吃,全班哗然,怎么可能?学生议论,然后我讲分的条件:“甲的一半分给乙,乙的一半又分给丙,以此类推”学生亲自拿刀分蛋糕,结果分不了几个同学,蛋糕就分完了,后面的同学说“老师不公平”,我接着说不是我不公平,社会也不公平,处在前列的能多吃蛋糕,在学习上我们要处在前列,如果继续分下去,你会得到吗?只不过得到得很少,但也是“一半”,请问哪位同学能说出第四位同学能得到这个蛋糕的多少?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请上黑板来写出你的式子“= ()4 ”,能写出第n 个同学分得的蛋糕量吗?很快推导得出()n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很重要,教学不单在教而是在学。有一位分得蛋糕的同学正高兴的吃着蛋糕,他突然想起我们学过的细胞分裂图,(2X2X2X2X2X 、、、、、、X2=2n )说:“老师,分蛋糕与细胞分裂一样的”分蛋糕是递减,细胞分裂是递增。我沉思片刻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说一样吗?回答:“不一样”,又问:“有哪些不一样?回答:一个递增,一个递减。有个同学自觉地站起来说:“细胞分裂母细胞没有了”,七嘴八舌,讨论非常激烈、、、、、、这样的课堂是否是理想的课堂?如果我们都这样训练也许会有同学想到秧苗分裂、原子弹爆炸等等,这是我们课堂的理想吗?我认为是。
三、通过教学实践,我得出以下结论:
1、理想的课堂: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开展活动
解决问题 思变提出新的问题;
课堂的理想:合作探索、自主发现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追求用理想的课堂去实现课堂的理想。通过实验我得出下图:
2、学生在下列情况下学得最好
1)
当学生有兴趣时,学得最好。
2)
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得最好。
3)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学得最好。
4)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学得最好。
5)
当学生遭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
6)
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时,学得最好。
7)
当学生能参与探讨时,学得最好。
8)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学得最好。
9)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学得最好。
10)
当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时,学得最好。
3、教师教学的策略
1)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
2)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4)
激励学生完成挑战性的任务。
5)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6)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
7)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8)
强调理解而并非死记硬背结论。
9)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10)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参阅资料:人教版九义《生物》、北师大版《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桂林教育网》。本文获得桂林市2004年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