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强》教学反思
白马井中学 吴贵荣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前如果备课不够充分,那么,课堂上将无话可说,只能照本宣科,或整节课显得空乏无味。因此,本人总是用心去备好每一节课,坚决做到课前认真查阅资料,找些典型例题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新鲜感,能够认真去思考并找到解题的方法。这样,在无形中,便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压强是社会生活当中广泛应用的一个物理概念,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人设计了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结构分成四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上学生认识压力,并能区分压力和重力。第二个板块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板块采取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第三个板块引入了压强的概念,在引入压强概念时,通过比较压力作用的明显程度各不相同,让学生自主得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个板块,则通过对日常事例的分析,得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使物理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节课我按照设计好的导学案思路,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学习目标,整个过程,既有成功之外,亦有不足之处。
本人感觉成功之处:
1.利用学生通过用母指和食指按住铁钉的感受,以及演员能否踩上铁板的对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压力作用现象中,通过示意图的对照分析,归纳出压力作用的共同性,并将压力与重力区分开来。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对比现象,归纳出结论。
4.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
5. 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导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本人感觉不足之处:
1. 各板块学习时间把握不到位,导致课程后半部分导学时间不足,个别内
容讲解较为仓促。
2. 导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少了一些,多数时候由本人引导代办。
3. 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合作交流环节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活动时间少
了一些。
4. 课堂评价的功能没能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课后本人与省教师培训院和市教育局的专家们以及我校的学科教研组成员
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交流,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有效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光有“形”而无“意境”,还远远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标要求。于是本人深入反思,总结不足,连夜修改了导学案和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细节,如改让学生动手画压力和重力示意图、增加例题分析等等,并于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在另外一个班重新上课。课堂开展一开始还算顺利,本人也基本上按修改的导学案进行。只是学生在画力的示意图、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这两个板块比上一堂课占用了更多一部分时间。另外,由于增加学生展示成果也很耗时,最终导致第四个学习目标没能完成。课后我在反复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得既能省时,又能顺利完成学习所有的学习目标,是否可以删掉或省略一部分导学内容,但考虑到知识的衔接问题,拿不准如何进行删减。
深入反思的同时也在参考专家们及科组成员们的各种建议,本人觉得,既要保证学生互动时间,实验交流时间,展示成果的时间,反馈评价的时间等,又要保证完成本节教材内容的全部学习目标似乎不太可能。大家都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既然一口吃不完,何不分两口来吃呢?吃饭如此,教学亦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导学内容分作两个课时来完成,有了足充的导学时间,教学流程中有些细节的设计就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