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3-26 18:46:55
|
只看该作者
(学生读伽利略思考的语段。)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思考过程,一层一层地表述这个意思,体验一下怎样严谨地思考问题。
(学生练习两分钟,同桌互相说,指名练习说。)
师:伽利略不但通过思考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他还用试验来验证自己的怀疑。课文写伽利略做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一句话。
生:(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师:一边读一边去品味,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
生:(读后)他做了“许多次”试验。
生:他是“反复”做试验。
生:他是带着疑问去做试验。
师:“反复”和“许多次”一样吗?
生:“许多次”强调了次数多,“反复”就是说他是反反复复地做。
生:“反复”就是说他重复地做了许多次试验。
师:如果说“反复”做就是重复地做试验,那么我们把“反复”改为“重复”,行不行?
生:(又读了一遍后)不行。
师:为什么?“反复”是不是“重复”呢?
生:“重复”就是说这个实验原原本本地再做一次,跟上一次做的没有什么不同;“反复”是说他还是在做这个试验,但是跟上一次做的可能会不一样。
师:请你说一说有哪些不一样?
生:可能他使用的球不一定都是铁的,可能用铜球,还可以换铝球来试。
生:球的重量可能不一样。他可能用10磅重的和1磅重的两个铁球做试验,然后用20磅重的和1磅重的铁球来试验。他会更换不同重量的铁球来做试验。
生:还有铁球下落的高度不一样,他可能让两个球同时从5米处下落,还可能从50米处下落。
师:也就是说伽利略想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去反复地做试验。他为什么要这样?
生:这样的试验结果才可靠。
(指导学生再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师:于是他就得出了结论—— (生读)“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他已经证明了亚里土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后来他又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这样做的目的就不仅是为了探求这个事实的真相,而且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指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许多人来到比萨斜塔周围,等着看伽利略的笑话。
师:作者写伽利略做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整个欧洲以巨大的震撼。
(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就是说,再伟大的人,他说的话也可能出现错误。我们不能迷信伟人。
师:这是第一层意思。“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再体会。
生:就是说,伟人说的话,有的对,有的不对。
师:这是第二层意思。再体会,是不是错了很多呢?
生:不是,对的还是占多数,错的只占一小部分。
师:对。这又是一层意思。所以读课文的时候要善于细细地品味,把课文里的意思准确地领悟到。
(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而且,善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伽利略能严谨地思考问题是因为他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他用试验的方法去研究科学,是向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学者阿基米德学习的结果。
师:你们学习教材的时候,是不是不加思考就相信呢?
(出示课件: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师:请看这句话是书上的原文。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10磅重的铁球的速度就是1磅重的铁球的10倍,那么按照课文的这种说法,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吗?有没有其他情况?请你审视这句话的说法是不是很严谨。
生:(仔细阅读之后)课文只说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没有说从同一高处落下来。这样的话,有可能10磅重的不先着地。
师:什么情况下10磅重的不先着地?
生:比如说,10磅重的铁球离地 10米,1磅重的铁球离地1米,这时,两个铁球就同时着地。
生:再比如,10磅重的铁球离地 10米,1磅重的铁球离地不到1米,这时,1磅重的铁球就先着地。
师:课文的表述有漏洞,怎么修改就严谨了?
生:把课文中的“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一句话改为“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
(指导学生修改课文。)
师:像伽利略那样理性地对待问题,严谨地思考问题,你才能发现真理。不论是哪一种源于祖传的思想和行为,在你没有验证之前,都不可轻信。不论对方是挚友,是老师,是市长甚至拥有更大权力的人物,他们的话都需要经过思考验证之后,才能被你认可。
生:李老师,我忽然想起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师:对,不尊重真理,其实更是对师长多年培育的亵渎。
师:我们再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一下课文。课文一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伽利略在上学期间就喜欢思考,第三、四、六自然段写他的怀疑和试验。那么课文的第二、五自然段不是写伽利略的事情,能不能去掉?
生:不行。因为这两个自然段写出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写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谁都不思考,还对有思想的人进行责备、嘲讽,这就更加显出了伽利略的了不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