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前班故事教学活动《聪明的乌龟》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07:5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幼儿每逢遇到事情或困难,都不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总是想寻求老师的帮助。所以,我想通过《聪明的乌龟》这则故事中乌龟的形象,让孩子明白遇事要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下面是对这节教育活动的反思:
第一、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幼儿虽然对乌龟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所了解,教师考虑到这点,但没有预测幼儿对乌龟的了解是已有经验,可能不能即时再现。如果教师在幼儿猜出谜底乌龟时,教师再设计一个提问“小乌龟都有哪些本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也为幼儿在帮助乌龟想办法战胜狐狸时做很好的铺垫——从乌龟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两方面想办法,就不至于幼儿回答是抓不到重点。
第二、问题的设计缺乏技巧性,没有注意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为幼儿提供思考空间。如:狐狸要吃乌龟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我们也来帮帮他吧,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说出了很多办法,(把狐狸骗到山上,挖个陷阱;缩到硬壳里;炸死他等)回答缺乏目的性,没有紧紧围绕故事的发展,教师再往回引时,就过于牵强了。如果把问题换为“你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吗?”
这样幼儿会紧紧围绕故事的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捕捉幼儿信息,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
第三、控制幼儿思维,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气呵成,没有为幼儿提供一个充分的思考和说的空间。如分析乌龟与狐狸的两段对话时,教师没有让幼儿通过思考充分讨论“乌龟怕摔、怕火,为什么还让狐狸把它扔到天上、让近火盆里?”
最终认识到乌龟遇事勇敢(不害怕),动脑筋想办法(聪明)的形象,再进行对话练习。而是临时改变教学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分析乌龟的表情和心情,从而了解到乌龟对付狐狸的方法,认识到乌龟的勇敢、聪明,再进行对话练习。由于幼儿兴趣高,对话练习时间过长,致使整节活动看起来重点不突出。
第四、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的初衷是通过完整的欣赏故事让幼儿全面看待乌龟不但有爱心还很聪明勇敢的角色特征。让幼儿借助乌龟的这一形象特征,与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结合,鼓励幼儿学做乌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战胜困,但效果不好。原因在于一是活动时间持续时间较长,幼儿兴趣没了。二是衔接有点儿牵强,幼儿还停留在乌龟(聪明、勇敢)狐狸(淹死了、哪去了)身上,一下子又让幼儿再现那些零散的生活经验,幼儿一下子想不到也没兴趣去想。教师要想借助乌龟这一形象来教育幼儿,可以让幼儿看一组图片,(陌生人给你好吃的,要带你去好玩的地方;在商场与家人走散怎么办?)让幼儿说说解决的办法。然而利用图片的形式又能把幼儿的兴趣拉回来,利于幼儿展开讨论,达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2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