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小露珠》听后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14:3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完这节课,真的为小张老师高兴。这个走上讲台还不满两个学期的年轻人,“底气”十足,是个难得的好苗子!
从大节上讲,这是一节成功的好课!离大赛优质课距离不远了。
   首先,一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到极致。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三次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这是很难一见的可喜现象。
    第一次是学生扮角色朗读课文,争抢热烈,衔接熟练,表达准确,感情充沛,让听者为之振奋。
    第二次是教师设计的拓展问题:如果你是其它小动物,你会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呢?这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想象潜力的好题。因为文中的“青蛙”、“蝴蝶”、“蟋蟀”在和小露珠打招呼时都运用了切当的比仿很生动的夸奖小露珠,所以小朋友们也仿照文中的方法,把小露珠想象成是“雨点”、“葡萄”、“弹子”。。。。。。更精彩的有说“小露珠像玛瑙似的晶莹剔透”。。。。。。一些小朋友看别人都讲得那么好,都得到老师的肯定,似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站起来脱口而出,尽管有些小朋友似乎不假思索,表达不是很准确,但任思绪飞扬,课堂“火”起来了,所以争先恐后,越说越多。一位小朋友说“我是小蚂蚁,可以在草丛底下和小露珠说话呢。”多么天真可爱呀!
开启小朋友思维的闸门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我们老师为此急得不知所措。
    第三次是在处理课文后部分时,让孩子们说说我们所知道的像小露珠一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时,孩子们有了前面的兴奋,似乎这个时候发挥的机会又来了,争相说出小人物、大人物、身边的、远处的,多达几十个。这个环节揭示文章灵魂达到德育教育的制高点。
   第二、在一些重要环节中,学生情绪的调动、教学效果的体现都是很自然的“水到渠成,”没有“唯教而教”的机械。
在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动物时如何跟小露珠打招呼,学生自然仿照文中的比方形式说话,教师没有刻意说“这是比仿”,“把什么比作什么”,更没有过多去指责、限制学生“这不对”,“那不对”的。
在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教师为了示范,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和小朋友共同扮演角色朗读对话内容,而不是空头说教“同学们这里应当怎么读,那里应当怎么读。”
    教师轻松的一句“小露珠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他自己呢?”很自然地从上文过渡到下文。而不是呆板地说“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
    学生大量列举一些像小露珠一样的人物时,老师并没有硬是勉强把趣味性的童话“政治化”——没有说“这篇文章教育我们应当怎样,怎样”,而是很自然的一步步引导“你感觉小露珠有什么特点呀?”“在我们身边有像小露珠一样的人吗?”使思想教育的内涵自然显露,达到超越预期的效果。
   第三,多媒体的运用巧妙、得当,助推了课堂热烈的氛围和极佳的效果。显示了教者清晰的教学思路,精心的备课功夫,熟练的运用技能。
据了解,这节课中所选择的动态画面并不是顺手拈来的农远资源中现成的教学录像,而是教者从大量的网络图片中悉心找寻到的,再经过筛选、淘汰、组合,形成看似很完整很流畅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一次次的呈现恰到好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小朋友说出“光彩熠熠”这个词语难理解时,教师及时打出一个动态的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画面,给学生十分直观的视觉效果,对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词义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
    如果教者是从教时间长一些的话,在一些细节方面再考究一些,那么这节课会更理想。
    比如:个别学生在想象自己是小动物和露珠对话时,说“小露珠象海水一样”,“小露珠象弹子那样”,“小露珠象葡萄那样”。。。。。。。这些比方并不是很恰当,但也都有相关联的地方,教师这时候可以因势利导地补充一点就可以了,“像蓝蓝的海水一样透明”,“像葡萄那样圆圆的”不也可以吗?经常这样训练下去,到高年级时让学生渐渐明白两个不同类的事物间有一个相似点就是比方。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的要求就差那么一点点距离,我们老师在“给予”或“舍弃”之间往往选择了舍弃,这是很可惜的。
    再比如:当学生的发言超过我们的预期,学生列举了那么多比方的句子了,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备用例子这时可以不再列举,弄不好会形成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之嫌,教师补充“像星星那么闪亮”这类说法就很生硬。
再如:课堂上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或答非所问,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回避。你要小朋友围绕“你会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来发言,有孩子却说“我可以在草丛底下和小露珠说话呀。”固然天真可爱,但不是理想的答案,这是需要进一步引导的“你想说什么呢?”否则那个孩子认为他说得对呢。
    再比如:当教师问学生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说出“光彩熠熠”,教师也及时打出一幅动态画面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画面讲讲词语的意思,只要他们表述的差不多就可以了,教师直接把词语意思讲出来了看起来省事,实际上这里等于抑制了孩子的思维与积极性。
    再比如:老师问“小露珠是怎么告别的?你想到什么词语呀?”学生答“我想到‘依依不舍’”,这时候老师说“嗯,我也想到这个词语。”看上去老师是肯定学生答得好,其实这里老师最好是说“嗯,你想得很好。老师不光想到‘依依不舍’,还想到‘恋恋不舍’、‘难舍难分’呢…..这样不仅使孩子们的词汇得到扩展、积累,也不显得老师和学生一样知之有限呀。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拓展训练这是我们“用”好教材的最好体现。
再比如:后面部分让学生说说哪些像小露珠一样的人物时,孩子们讲的很多,教师可以在大家讲完之后,有意识地点出“小露珠”的“小而普通”的意思,因为孩子们讲的当中有不少是“大人物”,虽然不要刻意分得很清楚,但有必要做点提示,否则孩子们没有大小之概念了。
还有“细读感悟”的环节,画面打出的是一段课本文字,这段文字显得不清晰,字体小了。如果这里不是文字而是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动态景色画面,不是一位学生朗读,而是配以录音朗诵或者教师朗诵,让学生边听边看可能会是又一个课堂高潮,真正给孩子感悟的空间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0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