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下册第21课《黔之驴》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课内四基达标】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噬( ) 好事者( ) 憖憖然( ) 窥之( )
大阚( ) 跳踉( ) 益狎( ) 远遁( )
二、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 ,字 , 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 相对的文体。唐朝 、 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后经 、 等人继续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 为代表的唐 宋八大家。本单元的 、 和 等就是有名的古文。
三、语段阅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蔽林间窥之 ②远遁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驴不胜怒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3.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两个成语。(意义相近)
① ②
4.这个寓言故事比喻 。
【能力素质提高】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末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③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④狙公卒馁而死。
2.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所通的字。
3.写出句中加点词古今不同意义。
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古义 今义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赋什一以自奉。
②一旦开之,其术穷也。
5.用自己的话回答: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这篇寓言讽刺的是哪类人,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7.本文没有让老狙充当先知先觉的角色,而是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这说明了什么?
8.小狙唤醒大家,提出了三个疑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9.结合此文,谈谈用寓言说理的好处。
二、以《黔之驴》这篇寓言为触发点,联系社会现实,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渗透拓展创新】
傻 瓜
庞孟栀
从前有个傻瓜。
他长期过着快活的日子;然而渐渐的他听到一些流言,说到处都把他看成一个没头脑的俗物 。
傻瓜觉得伤了面子,他开始犯愁,怎样才能止住这些讨人嫌的流言呢?
终于,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使他茅塞顿开……于是他毫不chíyán,马上付诸实行。
一个熟人在街上遇见他——夸奖起一位知名的画家来……
“得了吧!”傻瓜大声说,“这个画家早就过时了……您连这都不知道?——我真没想到您会 是这样……您呀——落伍啦。”
熟人给唬住了——立即同意了傻瓜的见解。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另一位熟人对他说。
“得了吧!”傻瓜大声说,“您怎么不害臊呢?这本书毫无用处;人们对它早就不屑一顾了。 ——这您不知道?您呀——落伍啦”
于是这位熟人又给唬住了——便也同意了傻瓜的见解。
“我的朋友某君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第三位熟人对傻瓜说,“真是高尚的人物!”
“得了吧!”傻瓜大声说,“某人吗——出了名的流氓呀!他把所有亲戚的钱财都给刮光了。 这谁不知道?您呀——落伍啦!”
第三位熟人也给唬住了,便同意了傻瓜的见解,对这位朋友敬而远之。
无论人家在傻瓜面前夸说哪个人有哪一点好处——他照例一律予以驳斥。有时他还会加上一 句责备话:“您还是一个劲儿地相信权威呀?”
“凶狠的人!恶毒的人!”熟人们开始议论傻瓜,“不过头脑多聪明呀!”
“口才又多好啊!”另一些人会接着说,“噢,他的确是个天才!”
结果是,一家报社的法人请傻瓜去他那儿主持评论专栏。
于是傻瓜便开始去评论一切人和一切事,风格依然如当年,连那些惊叹话也照旧。
如今他,这位不久前还大声疾呼反对权威的人,——自己成了权威——年轻人崇拜他——又 惧怕他。
而他们又能怎么样,可怜的年轻人?虽然,一般说来,不该去崇拜……然而,你当心点儿!不 崇拜——你就落伍啦!
在胆小鬼中间,傻瓜是活得下去的。
1.给本文再拟一个标题:
2.为文中拼音处填汉字:
3.选文第四段有一个成语“茅塞顿开”,请写出一个意思和它接近的成语:
4.文中谁是傻瓜?谈谈你的看法。
5.人们为什么宁可相信“傻瓜”的说法,也不相信自己的认识?
6.“傻瓜”对待“权威”是什么态度?他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们对待“权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结合上边几个问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如果对这几个问题认识不深,也可以谈读完这篇文章获得的其他感受,但要围绕一个话题谈。)
【中考真题演练】
对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5)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A.因为 可能 并 到 而且 B.拿来 有的 却 已 假如
C.用 也许 就 将 如果 D.把 或许 竟 将 如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