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的引领下,我们采用以问题驱动研究的方法,通过同上一节课、同上一个单元课、跨年段上相同类型的课等方式,对探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了实践和思考。
  一、探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探究教学的基础。教师在组织探究教学之前,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相关信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使教学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教学“小数乘法”的内容后,我们非常想了解学生对小数除法有怎样的知识经验,于是设计了以下调查问卷,在一个班级进行调查。
  1.一箱牛奶售价28.8元,一共16袋。平均每袋多少元?
  2.买28本同样的数学书,一共要102.2元。平均每本数学书多少元?
  3.我班30个同学在“变废为宝”活动中共捐款83.2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4.溧阳是茶叶之乡。把18千克茶叶包装在24个礼盒里,平均每个礼盒装多少千克?
  5.每支铅笔0.35元,每支钢笔11.9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几倍?
  6.现在,你最想提什么问题?你感觉小数除法可以怎样计算?
  这些问题都取材于生活实际,涵盖了小数除法的各种类型。设计意图主要是看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能否自觉调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以明确教师究竟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帮助,教师心中预想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设定是否与学生合拍等。具体地说,第1~4题都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1题是小数除法中最简单的类型,看学生是否能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顺利迁移到小数除法;第2题除后有余下的数,应添0继续除;第3题是需要取近似值的,看学生能否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第4题列式时是用较小数除以较大数,看学生对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否有本质的理解,计算时商的整数部分是0;第5题是小数除以小数,既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数学问题,又看学生是否有转化的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结果发现,第1题有的学生把28.8元转化成288角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直接列小数除法的竖式,并且很多学生竖式中的余数出现小数。这题的正确率较高,其中有1个学生居然用几个乘法算式凑出结果。第2题全错,很多学生算到商是3.6,余数是14或1.4时,不知道怎么办了,也有些学生干脆写成商是3.614。第4题全班30人,只有2人列式是18÷24,其余都列成24÷18,且都计算错误。第5题只有1个学生将其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第6题约90%的学生写出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余数放哪里?”或者“我不知道余数怎么办?怎么处理?”最突出的现象是学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竟不约而同地把余下的数接着写在商的小数部分。(这是老师无法想象的!)也许学生是实在不知道余下的数究竟怎么办,便无可奈何地写在商的小数部分吧。
  根据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呈现的普遍问题,我们重新设定了这一小节的探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再计算的合理性,掌握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的方法;(2)在计算小数除法的过程中,理解每次除后所得余数的意义。第(2)点也是多数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困惑,因为他们不容易理解余数还可以表示几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这一点实际上是我们没有充分预料到的,通常我们都是把第(1)点作为教学重点加以考虑的。
  探明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必要前提,它涉及教师对学生探究起点的把握,探究细节的处理和调控等。探明学生的已有经验,还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增强。比如,四年级学习“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后,就要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前调查作业,要求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制成统计表,再制成统计图。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把一家人的体重既制成条形统计图,又制成折线统计图。在学生的观念里,认为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或制成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实际教学之后,再让学生回头审视他们的调查作业,个个都笑得前俯后仰!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说原先在制图时根本没有“选择”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
  要启动学生的探究,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更多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少数学生已经知道结论了,这样的资源如何利用?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探究需要,如何减少教师的指令性操作,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操作需求?为此,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活动:(1)在黑板上贴三个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比一比,哪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大。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进行统计,并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和是180°?”“是否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于三角形形状的差异,很强烈地渲染了第二个问题。(2)初步探究。有的学生用三角尺上的度数来解释,认为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有的学生画了任意三角形进行测量,得到不同的结果:175°、183°、190°、185°——认同这些数据都在180°左右。(3)启发探究:“量是会有误差的,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吗?”学生苦思冥想,可还是离不开一个“量”字。提示:“假如三个角的和真的是180°,180°是一个什么角?(平角)那如果把三个角都剪下来——”学生把三个角拼成平角。(4)继续追问:“还有没有方法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无可奈何,学生只能请教书本,学习折角的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也是探究需要的源泉。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问题引领学生由“山穷水尽”逐步走向“柳暗花明”。问题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探究需要,把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探究目标,探究也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学生的探究需要本质上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教师要想办法轻轻打通学生意识觉醒的那条通道。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探究的任务布置了,学生是不是就在认真探究、有效探究了?显然未必。很可能学生主观上是想积极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的,可是问题本身却让他一筹莫展,那么他的激情很有可能就会消退。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我们集体跟踪和研究了三年级(下册)的“平移与旋转”一课。第一次教学,在方格纸上将小房子图按要求平移的时候,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错误地把两个房子之间的间隔当作平移的距离。反思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是一开始创设的情境——“蚂蚁搬家,谁走的路远?”对学生的探究产生了干扰,二是学生探究时教师的指导有些越位。学生不能抓住图形中的关键点或线段进行观察。
  第二次教学,我们改进了情境——直接出示平移的小房子图(没有小蚂蚁之类的干扰信息),让学生观察、猜想小房子图向右平移了几格,然后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在操作中否定了错误的猜想,初步积累了小房子图平移的直观经验。但是,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学生不能想到“找对应点或对应线段(本质上也是找对应点)”的判断方法。于是,教师就告诉学生用找“点”的方法来数平移了几格,但学生却无法理解“对应”的要求,乱数一通。其实,在学生实际操作后,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如果没有小房子纸片,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平移了几格?”在学生思考之后,可以进一步提示:“如果以小房子的房顶来观察,平移1格到哪里?平移2格呢?”给学生提供一个看图想象的机会。从对整个图形的平移观察过渡到对对应点或对应线段的观察,是学生认识上的很大飞跃。因此,指望学生自发地能从对整体的观察过渡到部分,显然是不现实的。
  教师的引导既要使学生的探究顺其自然,顺藤摸瓜,又要不偏离航向,使探究策略不断提升,情感体验不断升华。
  四、重视探究后的交流
  探究后的交流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实现思维共享。交流的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否能够深入,思维是否有力度。组织学生探究后的交流,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1.激发交流的兴趣。
  教学四年级(上册)“除法”中的例题192÷32,在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后,三位教师组织探究后的交流,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式。
  A老师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探究成果,然后组织交流:“你对哪个竖式最感兴趣?你想对谁提问题?”学生大多对自己的竖式最感兴趣,而不愿意了解别人的计算方法。
  B老师呈现学生探究的各种情况,然后统计了每种情况的人数;接着让正确的学生先讲是怎么想的,再让错误的学生讲怎么想的,反思听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C老师在学生探究结束后,首先让有困难的学生说说自己的困惑(集中在除数不是整十数该怎么办)。接着,让没有困难的学生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一共说了6种想法),教师板书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姓名。这样,既让学生不重复他人的想法,又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最后,让计算正确的学生做小老师,在黑板上动态板演竖式,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
  C老师的课堂,学生在交流时为什么积极性很高?一方面,基于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C老师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先提问题,明确了这些问题,其实也就明确了交流的重点,再让会计算的学生说想法时,就抓住了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不知所云。这样就使得探究困难的学生对知识有一个逐步消化、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2.在比较中共享探究成果。
  探究后的交流,要实现集体智慧的共享。因此,教师要注意充分展示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和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教学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在找3的倍数时,学生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答案。
  生甲:3,6,9,12,15,一直写到66。
  生乙:30,300,3000,30000。
  生丙:3×1=3,3×2=6,3×3=9,3×4=12,
  3×5=15。
  生丁:3,6,9,12,15……
  在展示了这四种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看看有什么新的想法。生乙看到生甲的结果后,马上把自己的结果擦掉了,改成生甲的样子。显然,他意识到自己的结果有“偷懒”的嫌疑,而且没有按顺序写。生丙看了其他几个学生的想法后,没有任何动作,显然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是从乘法算式中得到3的倍数的。在看了生丁的方法后,生甲一直在犹豫,之后,也加上了省略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交流,使所有学生既明白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又明白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关注交流的顺序。
  有的教师在组织交流时,喜欢逐一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这样,暴露的问题比较零散,不够集中,学生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因而注意力容易涣散,也浪费课堂上的时间。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出判断、做出教学决策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如果同时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可能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对自己的探究历程进行反思、修改或补充。有的教师在组织交流时,认为先入为主,所以喜欢先展示正确的想法,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样虽然强化了正确的认识,但一开始认识错误的学生可能仍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错误的。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交流时也可以遵从由无序到有序,从错误到正确的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22: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